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务要闻 >> 正文
“一砚青华”我守护 ——隆阳区青华街道“美丽街区建设”走笔
发布日期:2020-10-15 11:02:37  浏览:  字体:   作者:  来源:保山日报网  打印正文

“没想到还能再看到野菱。”年近六旬的隆阳区青华街道打渔社区副书记李正勇感叹道,“20世纪70年代,大家把湖填了种庄稼,肚子填饱了,日子过好了,环境却搞坏了。家家私搭乱建,路又窄又烂。河道、路上到处是垃圾,又臭又脏。如今好了,青华海再现,绝迹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菱重生了,青头潜鸭、白眉鸭、玉带海雕等珍稀鸟兽也随之归来,再加上整村搬迁,日子过得美,满眼都是美,我们百姓开玩笑说走路都不费鞋子了。”

山眉海目间,青华美景更胜往日。“青华美,干部先要美,百姓跟着美,我们青华才能真的美。”青华街道纪工委书记张永强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修复青华海,还百姓一个山水田园梦。党员干部作为青华的守护者,每条街、每条河沟、每个社区……都是我们的战场。”

青华海位于全城最低点,意味着全城的地表水都在这里汇聚,包括污染严重的东河。东河直贯青华海而过,污水的治理刻不容缓。“我们的做法是推行河长制,对东河分段进行管理。只要经过青华街道的水,一定要它干干净净。”街道服务管理中心主任许东明言语决绝,表明了街道治理污水的决心。青华街道10个社区中,9个拆迁安置社区在安置规划之初就把社区污水管道纳入净化考量,唯一没有搬迁的太平社区采用污水氧化塘进行净化处理,至此青华再无污水流出。

刚搬迁入户的时候,青华红花社区23栋安置楼里到处是从天而降的飞线。 “拉飞线不能怪大家,多数人家都有电摩托,社区没有充电桩,不拉线怎么充电?”走访了解后,纪工委把情况反馈到社区,社区与物业及时协商建起了充电桩,“一砚青华”美丽天际线再无飞线污染。

水清岸绿,山水诗意的生活同样坚定了四方社区的“爱美之心、护美之行”,社区居民自发成立了管委会,规范停车、爱护环境,注重庭院卫生的文明公约频频出台。

采访中,听得最多的就是守护“一砚青华”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既有街道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又有普通群众和红马甲志愿者。

“艾大妈”是青华志愿队伍里的领头军,这支由个人发起到目前拥有70个团体的志愿者队伍,每个月到社区举行一次团长会,到青华海湖畔举行两次广场舞集会,通过口口相传,把守护“一砚青华”的美丽责任与担当宣讲到每个团体、每个家庭、每个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砚青华’华彩耀人。”如今青华人的日子越来越有品质,“烟波万缕、荷风阵阵、百鸟翻飞、野菱虬根百曲”的诗句不正是美丽青华的真实写照。(郭 炜 杨卓燃)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