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城街道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

索引号
781694964-/2021-1108001
发文机构
隆阳兰城街道办事处
公开目录
防控措施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11-08

兰城街道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

普查宣传工作方案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的调查项目,为营造各方关心、人人配合的灾害普查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知晓度,确保普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隆阳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隆阳区委宣传部关于印发<隆阳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灾普办20211)文件要求,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智慧减灾体系的重要意义,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动员,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总体目标

一是提高全区防灾减灾组织水平。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客观认识辖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增强街道、社区对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二是提高各部门各单位防灾减灾应对能力。通过宣传风险普查的重大意义、普查内容、成果及其应用,促进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对风险普查工作的配合与参与,查清并合理化利用防灾减灾的各类资源,提高各单位参与应急救援、恢复重建能力。

三是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加强对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视,提高参与普查工作积极性,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和灾害识别能力、自救和互救能力等。

三、宣传重点

(一)大力宣传风险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以及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关于要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掌握风险隐患底数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开展普查,摸清全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全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二)大力宣传风险普查的对象与内容。普查对象包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部分居民等。根据隆阳区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影响程度和特征,本次普查涉及的自然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普查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和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

(三)大力宣传风险普查调查的技术和方法。针对普查主体使用手持智能移动终端、电脑端(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系统)实地登记录入数据信息,各行业单位、各乡镇(街道)和有条件的村(社区)可采取联网直报,以及对调查统计、地质灾害点遥感测量等新技术手段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普查工作信息化水平和效率。

(四)大力宣传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通过制定科学实用的灾害风险区划、综合防治区划,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风险。着力宣传风险普查成果为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我区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自然灾害保险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撑等情况。

(五)大力宣传风险普查中的经验作法和典型人物。本次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协同任务重、工作难度大,要大力宣传各部门在组织实施普查、探索普查成果应用方面的鲜活经验和典型做法。宣传各部门在普查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加强示范引导、推动工作开展。要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普查工作者敬业奉献、创新尽职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增进社会各界对普查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六)大力宣传依法普查。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通过风险普查宣传,引导所有普查工作者和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和本次普查的具体要求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数据按时填报普查表确保数据完整、真实、可靠。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普查结果要逐级上报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对外发布。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涉密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

四、宣传方式

结合当前工作,入户宣传和部门联合摆摊设点宣传相结合,通过新闻报道、政策解读、公益宣传等方式对风险普查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提高风险普查新闻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普查宣传Logo

    (本标志源于国务院普查办)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2020-2022”标志,以自然灾害、放大镜、圆环为主要图形元素。外围圆环图形,寓意全民齐心协力、共同参与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也体现全民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中间反白部分融合了放大镜元素,体现深入的风险要素调查、隐患调查等涵义;内圈圆形包含本次普查涉及的六大灾种,并以各类灾害代表色为主要色彩元素,寓意全面和综合;“2020-2022”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时间段。普查标志集中体现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统筹的主旨。

(二)普查宣传标语

通过在重点地段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进普查工作深入开展。

)短信通知

通过短信平台群发的方式,迅速传播普查信息,极大范围的向人民群众宣传。

)广场宣传

在人口密集区及广场上,摆放宣传专栏,通过现场解说、彩页宣传、发放普查宣传小礼品等方式,激发人们对普查的兴趣,从而全面介绍普查的目的意义、组织方式、依法普查等内容,动员人民群众支持普查工作,如实填报相关信息。

五、组织领导

兰城街道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工作由街道安委会和宣传部门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各社区要按照统一部署、分级负责、同步宣传、共同参与原则,密切配合,认真组织风险普查宣传工作。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策划,宣传灾害普查的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准确报道普查中的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视普查进度及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宣传工作计划,确保每个阶段的宣传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