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城街道“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索引号
781694964-13_A/2016-1228001
发文机构
隆阳兰城街道办事处
公开目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02-16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针,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健全和完善补偿机制,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2.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3.坚持统筹规划,立足现有卫生资源调整与合理配置,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4.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

5.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而扎实地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目标

到2020年,建立服务网络健全、机构布局合理、人员精干高效、服务功能完善、运行监督规范、筹资渠道畅通、适应居民需求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在社区享受到服务质量比较优良、医药费用比较低廉的卫生服务。

(二)具体目标

1.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覆盖100%的居民,让居民在社区可获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在社区得到有效诊治和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全部完成全科医学岗位转岗培训并取得上岗证,在核定的人员编制范围内,按照人员编制结构比配备全科医师和护士。

3.社区居民平均医药费用支出下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4.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计划免疫接种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率、妇女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老年保健管理率、残疾人康复等指标明显提高。

5.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能提供比较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动人口得到有效管理。

三、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坚持政府主导,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要认真分析当地居民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及现有卫生资源利用情况,按照兰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研究制定社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充实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每3000至6000居民的社区或每个居委会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其他具有社区特色的专业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二)明确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及功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它是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连续服务为主,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以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和管理。

(三)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条件

按照《云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要求,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争取上级社区专项资金,解决现有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后的房屋、设备、人员的配置。

(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拟设置中医科或中医特色专科,至少要有1名中医主治医师,并备有常用中草药;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要有1名中医医师,并根据需要备有一定数量的中成药。要按照群众需要开展中药治疗、针灸、推拿、养生保健咨询等中医药特色服务,发挥中医药在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作用。

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落实社区医生责任制

落实社区医生责任制,明确社区医生责任范围,为康复期患者提供跟踪服务。要方便患者就诊,实行家庭病床制度,大力推行上门服务。

(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建立适应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全科医师、社区护士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制度。建立吸引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的机制。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医德医风教育,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全员转型培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修培训制度,有计划的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到医疗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与管理骨干。

(三)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院合理分工的协作关系

探索建立社区首诊和分级医疗制度, 逐步将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基本医疗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和 “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将疑难重症患者及时转诊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各医院康复期的住院病人要及时转诊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和医务人员聘任制度,建立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业绩考核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行管理机制,规范收支管理,药品执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药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