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街道大官庙社区四举措助推干部规划家乡

索引号
01525763-4-/2022-0331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河图街道办事处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03-31

河图街道大官庙社区四举措助推干部规划家乡

 

2021年“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河图街道大官庙社区以“强组织、众参与、守政策、严落实”四举措助推干部规划家乡,有效组织了一批干部、乡贤中的“有志之士”回乡干实事,编制集基层党建、人才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为一体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边规划边落实,助力乡村振兴梦想早日成真。

一是强组织,汇聚合力。河图街道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及时成立街道“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双组长,坚持分片包挂制度、配强队伍,深挖群众所需所求所盼;街道研究制定了《河图街道“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方案》,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议,明确了各部门、各社区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河图街道共有6个社区需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2021年编制2个社区,2022年编制4个社区。以社区为单位,设立了6个“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规划编制联络点。街道通过“瑞和图祥”微信公众号、各社区规划编制联络点发布了《致河图街道在外公职人员、乡贤志士的一封公开信》,公布各社区联络站联系人、联系方式,以浓浓乡情呼唤游子,积极动员各级干部反哺家乡,共绘乡愁新画卷。

二是众参与,群策群力。大官庙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书记、回乡干部、社区“两委”、街道挂村领导、乡贤能人、群众代表等13人组成的规划编制组。并利用隆阳区“干部规划家乡行”现场培训会国庆、周末等节假日召开回乡干部座谈会,共计70余人,共征集30条意见建议。参会人员热情高涨,会议成效明显。大官庙社区超前谋划、广开民智、献策投资,积极动员不同群体参与规划建设。一方面是回乡干部出力,社区依托“红太阳、夕阳红、红袖套、红围裙、小红帽、红日子”六支志愿服务小队,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等多个方面服务居民,实现全面参与、人人出力。社区历任干部积极争取省市区级项目,通过个人资源争取项目、引进人力资源、出谋划策,目前争取污水收集治理、人饮、雨水收集等项目资金约1000余万元。其次是群众出力。社区积极开好“三个会”即党员会、群众会、户长会,了解群众需求点、发展愿景,成立了“人居环境提升理事会”代表群众来主持村内建设工作,做群众支持的规划、建居民梦想的村庄。先后组织居民代表外出浙江省、文山州、大理州、腾冲市考察学习,让群众了解了政策、搞懂了规划、开拓了视野、认清了差距、看到了前景,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激发了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在房屋提升改造、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带动群众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另一方面是乡贤献策投资。通过鼓励社区内的致富带头人、技能人才、公益事业爱好者、慈善事业支持者等人员成立“红日子”志愿服务队,乡贤能人带头回乡建设,带回计策、带回资金、带回人脉,造就一批具有乡村情怀和乡村创业理想的新农人。累计吸引17名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的能人回社区发展,吸引8名大学生回乡创业,打造网红餐厅3家、带动就业20余人,壮大了回乡建设队伍。

三是守政策,科学规划。河图街道组织部门、社区、回乡干部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各级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和规划,精研优秀案例,做足规划前准备。严格执行法规、政策及上位规划,坚决避开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敏感区,严守农业、住建、水务、林业、文物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现行政策。同时以大官庙本土民俗文化为内涵,以自然村落为基底,社区发展定位为“哀牢故里,乡愁园地”文旅综合体。大官庙社区入选2021区级“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由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规划编制。在编制单位和河图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下,《隆阳区河图街道大官庙社区“多规合”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2035)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研讨,基本满足相关要求,村级镇级初步审核通过后上报区级,目前已通过专家组审查。

四是严落实,项目化推进。经过前期充分听取意见、调查研究、精研细判编制出的规划,河图街道结合群众需求对规划成熟度、可行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合理划分近期、中期、远期可行项目,逐步落实。街道、社区制定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大官庙社区规划的编制,主要实现了8个统筹2个明确:统筹了人居环境治理,统筹了发展与生态保护修复统筹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统筹了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统筹了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统筹了产业发展空间,统筹了农村住房布局,统筹了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明确了村庄发展目标明确了规划近期实施项目治理措施

下一步,河图街道将认真总结大官庙社区规划编制整个过程的经验与得失,保障2022年其他社区规划编制的高效开展,同时加大村内空闲地调查和利用,增加项目落地可行性。

供稿人:河图街道办事处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