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非遗 | 彝族擦大钹传承人祁晓龙小传

索引号
115330015798377733/20231122-00003
发文机构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11-22

隆阳非遗 | 彝族擦大钹传承人祁晓龙小传

“擦大钹”是流传在保山市隆阳区西山一带彝族聚居村寨的一种集舞蹈、武术、杂耍、猴戏于一身的优秀彝族民间舞蹈,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保山市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品牌。以“擦大钹”为题材创作的节目屡获大奖,如:1991年《大钹韵》获首届云南省民族民间舞蹈比赛一等奖,1992年擦大钹节目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表演,《神洲彩虹》获表演综合一等奖、组织一等奖。国内文艺界人士曾把“擦大钹”与西北的“威风锣鼓”相并列而誉为“南钹北鼓”。

 

祁晓龙与彝族擦大钹社团的学生参加学校“六一”活动汇演

祁晓龙,男,彝族,“彝族小四门拳第五代传人”,“彝族擦大钹表演艺术团”团长、编导,1988年生于隆阳区杨柳乡联合村绿竹寨。他从小深受彝族传统文化熏陶,立志弘扬传承彝族文化。2010年,他从保山学院毕业后,回乡当了一名山村小学教师,成为当地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为了继承和弘扬彝族传统文化,他常常走村串寨寻访老艺人,四处拜师学艺。2012年,他带领当地的老艺人们成立了彝族腊鲁文化协会,经常组织和参加擦大钹等各种民族文化活动,逐渐成长为彝族文化新一代优秀的继承者、传播者、研究者和保护者。


祁晓龙带领彝族群众对当地彝族擦大钹、彝族打跳、彝族山歌、彝族刺绣、彝族打花棍等文化进行传承保护。

 

带领徒弟参加“5.19中国旅游日”演出活动

祁晓龙已故师祖父名叫李科,他是一位彝族大钹拳名师、擦大钹老艺人,在当地享有很高声誉。李科将技艺传给祁晓龙已故的师爷杨恩义,杨恩义将技艺传给了他的师傅祁发贤,祁发贤又将大钹技艺传给祁晓龙,近十年来通过师徒传承、校园传承、培训班传承, 擦大钹技艺授徒近300多人,祁晓龙空余时间还会义务到山区学校授艺,定期开设擦大钹交流提高培训,到城区学校担任文化顾问、社团课教师,不遗余力做好传承工作。



 

应邀参加云南省文化博览会保山分会场展演

祁晓龙的擦大钹技艺精湛,他对擦大钹20多个舞蹈套路和数十首乐曲、打击乐谱都能运用纯熟。通过四处探访艺人、拜师学习,他多方融合了彝族传统武术中高桩技法、中桩技法、矮桩技法的迅速变换,动作灵巧机动,套路攻防结合到位,大开大合,刚劲有力。乐器配音上融入了彝族牛角号、大铓、朵希法铃,使彝族擦大钹舞蹈更具节奏感和气势。他将彝族文化元素融入彝族擦大钹的创编中,在动作和声响的多元化和本土化上呈现了彝族擦大钹的独特魅力。



 

2019年编创节目《舞韵钹魂》

2016年,祁晓龙远赴俄罗斯参加了第六届莫斯科国际功夫交流比赛,他表演的彝族“小四门”拳术获中国传统武术亚军,彝族大钹拳获中国传统器械武术类冠军,同年,祁晓龙在保山市第四届体育运动会上,他表演的彝族大钹拳荣获传统器械类个人冠军,2022年参加云南省民运会武术比赛获亚军,创编的彝族擦大钹节目《寻迹钹魂》获云南省歌舞乐展演银奖。他带领的“彝族擦大钹表演艺术团”频频荣登各级各类赛事展演,使彝族擦大钹文化遍地开花,达到了空前的传承盛世,祁晓龙已经成为彝族擦大钹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寻迹钹魂》代表保山市参加云南省歌舞乐展演获大赛银奖

2018年2月,祁晓龙被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公布命名为“彝族舞蹈擦大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