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医疗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抗震性能排查鉴定加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索引号
- 01525685-0-/2018-111902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8-11-19
保山市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隆政办发〔2018〕14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委、办、局:
《隆阳区医疗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抗震性能排查鉴定加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隆阳区医疗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抗震性能
排查鉴定加固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地震应急防范准备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云办通〔2018〕26号)《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省公安厅 云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医疗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抗震性能排查鉴定加固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建震〔2018〕294号)《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保山市公安局 保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医疗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抗震性能排查鉴定加固有关工作的通知》(保建发〔2018〕129号)要求,为顺利开展医疗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抗震性能排查鉴定加固工作,结合隆阳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范围
全区2003年12月31日前竣工验收的医疗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未进行抗震设防或抗震设防不满足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房屋建筑。
二、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主导和属地管理,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协调联动和技术保障,创新模式和拓展资金,依法依规和责任追究的原则,通过抗震性能排查鉴定,全面摸清抗震性能不达标老旧房屋建筑底数,用3年时间(2018-2020)及时进行抗震加固改造,逐步消化抗震不达标房屋建筑存量,提高城镇抗震防灾安全水平。
三、实施步骤
隆阳区医疗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抗震性能排查鉴定加固工作具体分为3个阶段实施。优先重点实施商场(经营功能区域面积在1000㎡以上)、写字楼、办公楼、体育馆、酒店、宾馆以及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老旧建筑;区级或者二级以上医院(住院部、门诊部、医技楼)、区级以上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和血站;其他有抗震安全隐患的房屋建筑。
(一)初步排查阶段
1. 2018年11月底前,完成区级或者二级以上医院(住院部、门诊部、医技楼等)、区级以上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和血站建筑抗震性能排查,摸清底数,登记造册,统计上报。
2. 2018年12月15日前,完成商场(经营功能区域面积在1000㎡以上)、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宾馆、敬老院、福利院、民政精神病院、救助站以及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老旧建筑抗震性能排查,摸清底数,登记造册,统计上报。
3. 2019年6月底前,完成其他老旧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排查,摸清底数,登记造册,统计上报。
(二)检测鉴定阶段
1. 2018年12月15日前,区级或者二级以上医院(住院部、门诊部、医技楼等)、区级以上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和血站,委托有专业资质的机构对初步排查出的各类建筑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2. 2018年12月底前,商场(经营功能区域面积在1000㎡以上)、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宾馆、敬老院、福利院、民政精神病院、救助站以及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委托有专业资质的机构对初步排查出的各类建筑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3. 2019年12月底前,其他老旧房屋建筑,委托有专业资质的机构对初步排查出的各类建筑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三)加固改造阶段
1. 2018年12月前,区级或者二级以上医院(住院部、门诊部、医技楼等)、区级以上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和血站,经鉴定为C、D级的建筑,由区级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完成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方案制定并组织实施。
2. 2019年3月底前,商场(经营功能区域面积在1000㎡以上)、写字楼、办公楼、酒店、宾馆、敬老院、福利院、民政精神病院、救助站以及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鉴定为C、D级的建筑,商行业主管部门,由所在乡镇(街道)牵头完成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方案制定并组织实施。
3. 2020年12月底前,其他老旧房屋建筑,经鉴定为C、D级的建筑,由所在乡镇(街道)牵头组织完成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方案制定并实施。
四、职责分工
(一)各乡镇(街道):负责及时制定排查工作方案,对本行政区域内住宅及老旧小区、办公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含辖区内省、市机关)建筑抗震性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抗震设防、综合防灾要求,采取查勘现场和查阅图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核实、填报;根据排查情况,遵照城乡规划法、基本建设程序和《隆阳区村镇建设管理办法》(暂行)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标准要求,结合棚户区改造、4类农村危房改造、非4类农村危房改造以及“两图一书一约”等工作,制定实施抗震鉴定加固改造工作计划并积极推进。同时负责书面告知建筑产权人(或管理人、使用人)和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对需进行抗震鉴定加固的房屋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加固。
(二)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全区排查情况统计汇总,指导全区开展排查鉴定加固工作。
(三)区民政局:负责敬老院、福利院、民政精神病院、救助站等社会福利性建筑抗震性能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核实、填报,并组织开展排查鉴定加固工作。
(四)市公安局隆阳分局:负责全区旅馆业、娱乐服务场建筑抗震性能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核实、填报,督促责任主体及时进行抗震加固工作。
(五)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全区医疗业务用房建筑抗震性能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核实、填报,并组织开展排查鉴定加固工作。
(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商场(经营功能区域面积在1000㎡以上)、写字楼、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抗震性能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核实、填报,并组织开展排查鉴定加固工作。
(七)区直各委、办、局:负责对本单位房建筑抗震性能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核实、填报,及时将核查情况报行政区划所属乡镇(街道),并组织开展排查鉴定加固工作。其中办公场所房屋建筑产权他属的,负责告知、督促产权人按照工作时限完成排查鉴定加固工作。
四、组织保障
(一)建立协作高效的工作联动机制。各乡镇(街道)、住建、卫计、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单位部门要积极加强协同配合,安排专人负责建筑抗震性能排查鉴定加固工作,加强工作联动,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良性工作机制,确保该项
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技术保障。鉴定、加固、实施务必聘请具备资质资格的单位或专家队伍具体实施。可以邀请省内外有工程经验、有施工业绩、有融资能力的企业参与抗震性能鉴定与加固改造,提高加固改造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要主动服务,强化指导,进一步改进和规范抗震鉴定加固工作,提高抗震鉴定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合理性。
(三)加快行政审批速度。在符合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前提下,在规划、设计、审查、招投标、施工、验收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抗震加固工程审批手续、缩短办理时间。同时,抗震鉴定加固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落实抗震设防及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确保工程既
符合标准又保证质量。
(四)拓展资金筹措渠道。根据既有建筑的产权或行业主管情况确定抗震鉴定加固的责任单位,由责任单位负责落实资金和组织实施具体的鉴定加固工作。各实施责任单位要积极创新融资模式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抗震加固。在原结构基础条件满足,符合规划条件并经批准的前提下,可探索通过增加使用面积、完善使用功能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筹集加固资金。
(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抗震性能排查鉴定与加固改造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各乡镇(街道)、住建、卫计、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单位部门要按照职能职责、行业管理对辖区内的抗震性能排查鉴定与加固改造工作负责。区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期间将随机组织抽查检查,对因排查工作不全面或瞒报、谎报、虚报排查结果的、不及时督促抗震加固改造未及时消除地震风险的,在全区范围内通报,并报区人民政府严肃追究责任。抗震加固改造的建筑工程因质量和施工安全问题导致发生生产事故的,依法追究改造加固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组织实施不力导致排查鉴定及加固改造工作不能按期完成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责任。建设、评估鉴定、设计、施工与工程监理单位及有关负责人对项目依法承担责任。
附件:隆阳区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排查登记表
附件:
隆阳区既有建筑抗震性能排查登记表
填表单位(盖章):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建筑物名称 |
详细地址 |
产权单位 |
使用单位 |
建设单位 |
勘察单位 |
设计单位 |
施工单位 |
监理单位 |
施工图审查单位 |
设计完成时间 |
竣工时间 |
建筑高度(m) |
建筑 面积(㎡) |
结构类型 |
楼板形式 |
地基基础类型 |
原设防烈度 |
原设防类别 |
房屋用途 |
抗震设防是否达标 |
是否需要抗震性能鉴定 |
产权人(或管理人、使用人)签字 |
填表人 签字 |
备注 |
填表说明:
1.详细地址格式统一为:XX县(市、区)XX街道办(乡、镇)XX路/XX社区XX号xx幢;
2.结构类型(在表格中填入相应的数值):1.多层砌体,2.内框架,3.底框,4.框架,5.框-剪,6.框支剪力墙,7.剪力墙,8.钢结构,9.单层空旷房屋,10.单层砖柱,11.土、石、木房屋,12.框架-核心筒,13.筒中筒,14.板柱-抗震墙,15.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16.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17.钢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18.型钢(钢管)混凝土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19.其他(并在备注栏说明具体类型);
3.楼板形式(在表格中填入相应的数值):1.现浇,2.预制,3.木屋架(楼板),4.其他(并在备注栏说明具体形式);
4.地基基础类型(在表格中填入相应的数值):1.毛石、砖基础,2.条形基础,3.独立柱基,4.筏板基础,5.桩基础,6.其他(并在备注栏说明具体类型);
5.原设防烈度(在表格中填入相应的数值):0.未设防,1.6度(0.05g),2.7度(0.10g),3.7度(0.15g),4.8度((0.20g),5.8度(0.30g),6.9度(0.40g);
6.原设防类别:甲:特殊设防类,乙:重点设防类,丙:标准设防类,丁:适度设防类;
7.房屋用途:1.医疗,2.教育,3.住宅,4.办公,5.写字楼,6.商场,7.酒店、宾馆,8.餐饮,9.工业,10.仓储,11.其他(并在备注栏说明具体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