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渡乡“团团陪伴”公益课堂:大学生志愿者点亮乡村暑期时光

索引号
115330010152576504/20250808-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瓦渡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5-08-08

暑期过半,瓦渡乡小学内的教室里却热闹非凡——这里是区乡两级团委精心打造的“团团陪伴”公益课堂现场。

近年来,瓦渡乡高度重视“一老一小”关心关爱服务,乡团委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关心关爱活动。今年暑期,瓦渡乡团委与团区委联动互动,依托麒麟城堡志愿服务团队,招募来自福州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瓦渡乡150余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编织了一段充实温暖的假期记忆。

“姐姐,这个折纸荷花怎么总散开呀?”“哥哥,数学应用题的线段图我还是画不明白”课堂上,孩子们的提问此起彼伏,志愿者们则俯身教、耐心答,成了最贴心的“小老师”。

针对孩子需求,公益课堂设置了红色教育、手工绘画、舞蹈、体育、书法、农学、安全教育等多个板块。学业辅导中,志愿者们按年级和人数分组,聚焦暑假作业中的难点,用“错题本分析”“趣味抢答”等方式帮孩子们查漏补缺;兴趣课程里,书法课上墨香阵阵,篮球场上汗水飞扬,手工课上,孩子们用小剪刀让A4纸生出漂亮的窗花;红色教育环节,志愿者小陈老师带着孩子们读《小萝卜头的故事》,用动画短片讲长征故事,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志愿者们的用心,孩子们看在眼里。留守儿童小杨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起初总是沉默寡言,如今却成了手工课的“小助手”。“李姐姐教我剪的窗花非常漂亮,她还听我讲奶奶种的玉米,”小杨捧着自己的作品笑盈盈地说,“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来上课。”

“原以为是我们来‘给予’,没想到收获更多的是自己。”志愿者小李老师在日记里写道。第一次教孩子打篮球时,他发现孩子们运球比自己还灵活,“他们教会我,每个生命都有闪光点”。而来自河南大学的志愿者小陈老师,在帮孩子辅导作文时,被孩子们笔下“爷爷的草鞋”“村口的瓦渡河”打动,“这些质朴的文字,让我更懂乡村的根”。

从象牙塔到乡村课堂,大学生志愿者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爱心连接城乡。在瓦渡乡的这个夏天,“团团陪伴”不仅是一段课程,更是一场关于成长、理解与传承的温暖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