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索引号
01525707-9/20250814-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通知公告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5-08-14

对症下药 精准用力

踔厉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 碧原

2025821

(送审稿)

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从刚才大家的汇报发言情况看,上半年市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再获丰收,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为全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着农产品价格下行生猪产能调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放缓等困难和问题如何迎难而上,勠力同心,奋起直追,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

)总产值增速滑出合理区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85亿元、增长2.9%,增速排全省第10位,较一季度下滑1位,已滑出市委市政府明确的保八争上、保八争先的底线目标。农、林、牧、渔、服务业五个行业指标中,畜牧和林业增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畜牧业产值下降5.4%,比全省1.3个百分点;林业产值虽然增长7.1%但依然比全0.4个百分点,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在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仅排第10位,而畜牧业和林业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26%19%,比重近一半,两个行业增速是否达到平均线,直接关系到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全省排位,请两个行业主管部门务必影响高度重视。

)农业产业链不完善截至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43:1预计年底将达到3:1数值比虽然一直在上升,现实情况是我市农产品加工水平依然较低,大部分农业企业仅依靠原料销售为主,农产品加工企业比2024年底减少160户,仅占农产品加工经营主体的2.4%,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仍然处于初级加工,特别是畜牧业较为明显。由于以销售原料鲜品和初加工品为主,导致市场一旦出现波动,我市农产品价格受影响尤为明显。叠加各县(市、区)生猪调出大县等农业领域资金拨付率低(累计欠拨农业领域各类资金26.15亿元)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农户收入稳定性,种养积极性随之下降。从一组数据便可从侧面反应出问题,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全省第10位,上半年则排至第6位,增速上下震荡。

)产业发展持续性不足2024年,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2.8%是全国的3.4、全省的1.7倍,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拉动全市GDP0.5个百分点,可以说保山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但却不是农业强市,农产品多、乱、杂,小、散、弱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市“1+10+2”重点特色产业中,除咖啡产业近年来有所发展,其它产业发展不同程度存在见子打子,顾此失彼,顺其自然的现象,比如说:咖啡抓起来了,茶叶出现下滑迹象;种植业稳了,畜牧业降幅扩大。缺乏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一抓到底整个农业大盘的精神与干劲。

第二,突出工作重点,对症下药

)延链补链种植业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产值88.42亿元,占整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3%,是五个行业指标中占比最大的一项,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农业经济高位运行的重要支撑,下步工作中:一要稳基。优化粮食与经济作物结构,持续推进稳粮扩豆扩油料战略,抓好单产提升行动,力争大豆、油料面积分别达15.5万亩以上、50万亩以上,粮食年产量151.6万吨以上。二要补链。农业、自规等部门要主动摸排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的园地、荒山荒坡、未利用地等土地资源,将其进行归并,一手抓老旧设施提升改造,一手抓标准化设施示范。推进特色产业集约化、高效化生产,全面提升设施农业市场竞争力。三要延链。农业、工信、商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聚焦咖啡、茶叶、水果、蔬菜等重点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综合效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5户以上,力争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4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1

)挖掘提升林产业全市的国土面积是固定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中挖产值、挖产量,我们就只能向林下发展产业,这也是多次向省统计部门汇报后反馈给保山的指导意见,实际上,我们林业产值占比也在持续上升中,较一季度升高了4.1个百分点。因此,各县(市、区),各级林草部门要探索推进仿野生、间作、套作等种养模式,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草绿色生态种植,发展林畜、林禽等林下养殖业,利用森林景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业态。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重楼、灵芝、黄精、石斛等道地药材产业化,建强中药材全产业链。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项目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协调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规划实施18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发展林下经济9万亩以上。同时,加快推进实施第一批、第二批国土绿化项目,确保年内完成8.3万亩本油料扩面提质、5万亩中幼林抚育、6万亩低效林改造。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通过森林抚育+林下经济”“核桃+咖啡等模式,发展林下经济3万亩以上,核桃林下咖啡1000亩,完成投资2.7亿元。

)竭力稳住畜牧业。各县(市、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结合家调控生猪产能和全市畜牧业生产、主要畜种在全省排位和牧业产值分项占比等情况,按照巩固生猪、提升牛羊、发展家禽思路,分类推进、稳住畜牧业产能。生猪上,努力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对冲小散户退出带来的产能下降影响。重点服务好东方希望、云南神农、山东邦基等企业,力争隆阳东方希望二期18.75万头生猪养殖、神农集团在腾冲和昌宁的万头能繁母猪养殖项目年内开工,山东邦基在施甸何元的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年内完工,同步启动代养户培育工作。牛羊上,在稳住养殖的基础上,突破屠宰环节,力争昌宁县牛羊综合屠宰厂9月底完工,加快腾冲市肉牛屠宰厂前期工作。家禽农业农村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保山市家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隆阳快推进丙麻100万羽肉鸡、50万羽肉鹅养殖场建设,施甸要加快推进8万羽蛋鸡养殖场建设,力争年内投产运营。

)稳步发展渔产业。我市渔业产值虽然占比不大,但也应该抓稳抓实。在适宜区域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单产水平,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2万亩以上,实现水两用、一田双收积极推进腾冲阳淦鲟鱼精深加工和腾冲苏家河库区、昌宁小湾库区等大水面生态网箱养殖等项目建设,争取尽早投产,拓展高端餐饮市场强化科技推广指导服务,积极发展设施渔业,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时出塘上市,提高生产效益。

第三,强化服务保障,精准用力

(一)强化组织保障。当前,正值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抢抓节令,提升农业产值产量的重要“窗口”各级干部特别是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方法亲自抓,守好“主阵地”;分管负责同志要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第一线具体抓,管好“责任田”;帮助农业企业、种养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带头当好施工队长生产队长精力和工作重心落实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来,会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确保各项农业生产的责任和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圆满完成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3.5%的目标。

(二)强化资金保障。一方面,市财政、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县级对口部门的督促指导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生猪外调大县、畜牧业生产发展、财政衔接资金和沪滇帮扶资金等农业专项资金支付进度,扶持市场主体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县级政府要把住户调查所需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确保住户调查工作正常开展;建立辅调员、记账户补贴最低标准和增长机制,提升辅调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记账户的配合程度。

(三)强化指导服务。市、县两级农业农村、林业、统计、调查部门加强协联动督促按月调度分析农情,深入基层一线,农产品面积、产量、单价以及农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逐一分析研判,做到报数前抓好培训服务、报数中主动下沉指导、报数后全面复盘分析把投资对应到每一个项目上、把产值对应到每一个产业单品。同时,要加强对监测村、样本村、记账户的业务培训和服务指导,不断提升数据收集、报送质量,确保数出有据、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历来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我们只有主动适应新时代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跟步伐、迎难而上,推动保山由传统农业大向特色农业强迈进,才能将市委、市政府制定施工图打造成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