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警服的“李总”

索引号
01525689-3 -/2019-0125020
发文机构
隆阳区公安分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9-01-22

他们是警察,被戒毒康复人员视为“人生导师”。在他们的经历里,尽管少了冲锋陷阵、动人心魄的壮举,但在一个个特殊的“社区”里,他们为戒毒康复人员筑起了一道“心墙”,让他们有勇气,也有能力重新生活,不再孤独无望。

李坤是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新雨社区的一名民警,从警校毕业后他便来到了新雨社区,如今在这里工作已经7年了。尽管在社区的工作并不如他梦想中那般“精彩”,但他却在这里找到了另一种人生价值——“帮助别人,也是在成全自己”。

堵住深渊

新雨社区是一个集戒毒、康复、医疗、培训、生活、就业、社区等功能于一体的戒毒康复场所,戒毒康复人员在这里有一个新的名字——“社区居民”。在社区工作7年,李坤见过很多到这儿的社区居民,尽管性别、年龄、相貌各有差异,但李坤对他们身上共同的特征却印象极深。“刚来时候,他们的精神状态很差,面容枯槁,身形消瘦,对我们进行的医疗服务也很不配合,极为抵触。”李坤说。

和社区居民接触多了,李坤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很多社区居民在没有吸食毒品前,往往都是在各自工作的领域有着一些成就,经济上还算富裕的人,但因为吸食毒品,他们最终陷入经济困境,家庭也支离破碎。这样的情况了解得多了,李坤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他们吸毒,是违法者,但他们也是受害者”。

穿警服的“人生导师”

新雨社区的居民习惯称呼李坤“李大哥”“李总”,因为李坤是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大总管”一样的存在,可在他们心里,李坤则常常被视为“人生导师”,每当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居民们总是喜欢找他诉说。

社区居民杨某在戒毒回家后的一段时间里经常感到苦恼,家人不让他出门,他给李坤发短信说了这事。细细聊之下,李坤才知道,杨某父亲一直不让儿子外出是怕儿子出去后再次沾上毒品。“杨叔叔,他之前在社区里表现很好,你要对他有信心,试着放开让他去做一些事。如果发现有不好的苗头,你再给我打电话,我们一起处理。”在李坤的耐心开导下,杨某父亲同意了让杨某试一试。后来,杨某外出做生意,而且做得越来越好了。

“人都有自尊心,给足了他们信任,他们必然不会辜负你,事情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李坤说。而在社区里,对每一个协议期满即将走出社区的居民,李坤都会把他们回归社会后会遇到的大小问题都叮嘱一遍,提前给他们打好“预防针”。

“有些话,和家人、朋友说,他们可能不理解、不信任;和李哥说,他的话会让我充满力量和信心,不至于迷失方向。”在社区居民的心里,李坤是他们穿着警服的“人生导师”,重新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