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跟随“443”节奏,动起来~~

索引号
01525689-3 -/2019-0527011
发文机构
隆阳区公安分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9-05-27

2018年以来,隆阳分局西邑派出所不等不靠、上下齐心,积极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探索运用“443”工作模式,扎实开展宣传发动、线索摸排核查、打击整治等工作,全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成效显著。3月15日,隆阳区在西邑乡召开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现场会,推广学习西邑派出所经验做法。

走出“4个率先”

率先建成“多功能小阵地”。在派出所办公区打造全市首家扫黑除恶“多功能小阵地”,作为接待来信来访人员的接待室;依托小阵地开设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知识“学习园地”,通过播放宣传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面对面开展学习培训,提升民警政治站位。

率先搭建二级组织架构。一方面,推动党委、政府层面成立西邑乡扫黑办,抽调3人、投入经费10万元,实体化运作;派出所同步成立扫黑办,并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扫黑办职责、保密工作、线索摸排等五项机制,确保工作有安排、有落实。另一方面,乡级层面与各村社区、站所签订责任书,派出所与民警、辅警签订责任书,将责任一抓到底。

率先提出“三讲三清”。全乡采取集中学习、以考促学方式开展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知识培训和现场测试,并定制涵盖扫黑除恶知识点的专用笔记本,发放到全乡领导干部手中,要求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三讲三清”,即:逢会必讲、见人必讲、茶余饭后必讲;应知应会知识要清、工作职责任务要清、履职尽责情况要清。

率先规范台帐模板。按照中央督导“六个围绕、六个重点”的要求,派出所将扫黑除恶台账分为通知通报、工作会议、宣传发动、请示报告、组织领导、线索管理等9类30项,并设置档案目录,形成“西邑特色”,作为基层派出所规范管理台账的样本,促进全区统一标准。

紧盯“4个群体”

紧盯在家群众。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村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行业场所业主等178人为扫黑除恶监督员、宣传员,与乡村干部、老师及热心人士组成宣传小分队,深入205个村民小组,先后召开93场次户长会,宣讲扫黑除恶知识。结合脱贫攻坚、干部走访活动开展入户宣传,并登记留底,加强痕迹管理。目前,乡村组干部、党员、户长普签承诺书8000余份,扫黑除恶深入人心。

紧盯学生家长。开展校园“小手拉大手”活动,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布置学生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知识“家庭作业”测试,要求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提高扫黑除恶知晓率、参与度;将学生家长与扫黑除恶监督员、宣传员及村组干部共同作为民意测评表的必填对象,发放扫黑除恶民意测评表8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

紧盯街面商户。联动工商、文化、安监、综治等部门,对饭馆、旅社、超市等商业网点逐户开展循环宣传,促进业主严格管理、规范经营;在打火机上喷印扫黑除恶标签,发动行业场所业主自费定制1.2万个打火机用于销售,将扫黑除恶传递到千家万户,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涉黑涉恶线索2条。

紧盯流动人群。在全区首家设置5块户外宣传展板、30个举报箱,悬挂40余条横幅,张贴通告及《致全乡人民的一封信》15000余份,要求各村至少有5面扫黑除恶宣传墙,并在公路沿线喷绘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扫黑除恶氛围;制作扫黑除恶宣传车贴、购物袋1000个,免费发放至客车司机、驾驶员及群众手中,让扫黑除恶宣传“动”起来。

抓实“3个到位”

线索摸排核查到位。民警、成员单位工作人员深入摸排涉黑涉恶线索,涉及违法犯罪的由派出所处理,涉及行业监管部门职责的进行线索移交,凡工作开展不力的坚决追责,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适时通报扫黑除恶工作开展情况。目前,派出所共摸排线索3条,核查线索3条。

依法严惩到位。按照“惩闹打跳、打早打小”的思路,对辖区发生的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案件,一律严惩不贷,严防滋生黑恶势力;坚持刀刃向内找问题,与民警深入交心谈心,筑牢队伍思想防线。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查处行政案件165起、破获刑事案件23起、清查收缴枪支42支,收戒吸毒人员48人,辖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重点防控到位。针对砂石厂、农贸市场、烧烤摊点、宾馆、KTV等重点行业领域,联动安监、综治、市场监督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派出所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整改发现问题16 个,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