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
- 索引号
- 01525689-3 -/2019-0719006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公安分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9-07-19
我的父亲出生在农村家庭,虽然很普通,却是村里小有名气的“木匠”师傅,今年60出头的他,仍然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早出晚归帮别人做装修。父亲的勤劳和骨子里的韧劲儿时时刻刻感染着我,提起父亲,我总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和敬佩之情。
年轻时候的父亲一米八出头,高大挺拔,眉清目秀,村里人都夸他长得帅气。而在儿时的记忆里,我觉得父亲就像一棵能为全家人遮风避雨的大树,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做家具、修太阳能、接电视……无所不能。现在长大了,闲暇时候和父亲聊起一些烦心事儿,父亲常常会开导我:“吃亏是福,凡事不要太计较。”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想起父亲的这席话,所有不快都会烟消云散。
从前家里穷,父亲是长子,16岁便开始当家,跟着师傅外出学做家具奔生活。从此,父亲把做家具当作了他最钟爱的“事业”, 这一做就是40多个年头,凭着自己的钻劲儿和苦劲儿,父亲从一名学徒工慢慢成长为手艺精湛的“木匠”师傅,家里的工具房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凿子、锯子、启子、推刨……像极了一个小型展览馆,这些都是父亲爱不释手的“宝贝”,连家里的好多家具都是用这些“宝贝”做成的。从父亲身上,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做一件事就要用心做,把它做好。
父亲是一个很节约的人,穿着打扮从不讲究,衣服裤子买贵了他都不乐意。经常听母亲说,我和妹妹小时候吃剩下的饭菜都是父亲吃的,一直到现在儿子和侄女的剩饭几乎也是他一人包揽,有时候觉得不可思议,我和家人会牢骚两句,可父亲总说:“粮食不能浪费,以后没得吃后悔也来不及。”从此,不掉饭、不剩饭成了我们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直坚持到现在。
父亲既坚强又固执,只要他认定的事儿,一定不会轻易改变。2016年端午,父亲在装修商铺时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父亲对摔跤的事绝口不提,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眼尖的妈妈发现父亲不对劲,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他的额头上滚落下来,经过再三追问,父亲才说出实情,一家人不顾父亲的反对,连夜把他送进医院做检查。拍完X光才发现,肋骨都断了8根,这样重的伤一定很疼,但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却从未“哼”过一声。
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父亲不善于表达,虽然从小对我和妹妹很严厉,但也爱极了我们。还记得那年,丈夫出差在外,我刚生下儿子不久感冒发高烧,父亲急急忙忙送我去输液,回到家打来热乎乎的洗脚水给我泡脚,转身又到厨房忙活了半天。几分钟后,父亲一边把热乎乎的姜汤递给我,一边淡淡地说:“要照顾好自己!”透过姜汤升起的热气,我明明看到了父亲关切的眼神,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眼前突然雾蒙蒙的一大片,喉咙里像被东西卡住了一样。
父亲喜欢锻炼身体,每天上午早起打太极、做俯卧撑是他的必修课,下午饭的时候总少不了喝上一杯白酒,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许多年。因此,今年62岁的父亲依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但细看之下才才发现,岁月还是无情地在父亲身上留下了痕迹,皱纹悄悄地刻上了他的脸庞,头上的白发也一天比一天多,昔日高大的父亲如今已不再那么挺拔。每次看到父亲骑着车远去的背影,我都莫名地想哭,鼻子里总是酸溜溜的。
父亲,多希望时间能慢慢走,拉住岁月的脚步,也留住您的青春。女儿惟愿您健康长寿,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