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做亮辛街易地扶贫搬迁
- 索引号
- 01525766-9-17_F/2016-1215004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辛街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6-12-15
第91期
中共辛街乡委员会
辛街乡人民政府 2016年9月21日
“五子登科”做亮辛街易地扶贫搬迁
2015年以来,辛街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突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环境宜居、人民幸福、经济发展的规划思路,努力让搬迁安置户能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善、生态良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小康新村。
辛街乡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推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首创的“五子登科”工作法有效的推动了辛街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
一、党建有法子。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根本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通过成立临时党支部,强化政治引领功能和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通过层层发动,由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最终带动群众“挪穷窝”、开开心心“摘穷帽”。
二、搬到好位子。辛街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在选址上充分考虑乡镇规划、交通优势、资源利用等因素,规划选址集镇安置点,地处乡党委政府、卫生院、中心学校坐落的辛街集镇中心,且周边有杭瑞高速,320国道,沙蒲路,绕城高速穿境而过。
三、住上好房子。辛街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首创小高层套房,最大程度降低群众搬迁成本,同时实现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除此之外,从规划设计上做到了“小户型、全功能”,让搬迁群众“农民变居民、洗脚上高楼”;在功能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搬迁安置点设置了森林公园、运动场、学校、农贸市场、超市等综合功能配套设施,配套建设了社区活动场所。
四、不用花票子。辛街乡严格按照隆阳区提出关于易地扶贫搬迁规模“能大不小”、“能城不村”、“能平不坡”、“能高层不独院”的原则,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专门设计了高层安置房, 90平米的套房,总建房价格为9.45万元,120平米的套房,总建房价格为12.6万元,因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享受国家无偿补助资金6万元,国家20年期无息贷款6万,三年期危房改造贷款5万元,地质灾害滑坡点补助资金3万元,真正实现了群众“零成本”入驻小高层。
五、脱贫有路子。辛街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目标是建设村庄整洁、功能齐备、产业发展、人民幸福的特色小镇,管理方式上采取创新优化的智能管理方式,搭建大数据管理平台;安置小区将完善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通过短信平台、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向群众推送政府动态、技能培训、就业信息等,搭建与群众交流新平台;并通过中介培训、企业培训、学校代培、职能部门培训等方式增强技能,以提升能力促就业,搭建平台促就业,让就业增收巩固易地搬迁。除此之外,还在社区成立居民公共管理专业合作社及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到2020年实现安置区群众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示范亮点:一是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通过5780人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多数人将逐步转变为城镇市民,到2020年提高户籍城镇化率10-15个百分点。二是有利于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方面与城镇人口同等享受市民权利,将大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三是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通过中介培训、企业培训、学校代培、职能部门培训等方式增强技能,引导搬迁户就近的保山工贸园区及保山工贸园区昌宁园中园就业。建立居民公共管理专业合作社,为50岁以上的搬迁户在卫生保洁、供水、广场、农贸市场、土地托管等方面提供就业机会;建立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蔬菜种植、经济林果、苗圃等现代农业,为群众生产搭建平台,提供基地、生产、加工、销售等服务,为青壮年提供就业机会。四是实现集约发展,绿色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有利于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有利于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编辑:张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