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街乡“五力”助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

索引号
01525766-9-10_A/2018-0903003
发文机构
隆阳区辛街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8-03-20

辛街乡“五力”助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

辛街乡大村社区西山村、小村个自然村作为市、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试点,将严格按照“两图一书一约”进行规划建设,全面实施“七改三清”“治一拆一增“两建”内容,集中开展“庭院革命.月季花园”专项行动,清洁文明村尚行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特色风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地域区位优势,依靠群众核心作用,“党建引力、群众给力、部门合力、措施有力、激发活力”个自然村建设成为集户外运动、休闲观光、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农庄花园,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的标杆,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一、党建引力

上级重视带动基层重视。各级领导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强调将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作为跨越发展重要工作来抓,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作为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好“三会一课”制度,组织涉及试点工作的党员代表就人居环境提升“七改三清”“三治一拆一增”“两建”等具体内容进行集中学习和现场观摩学习,让党员对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规划和工作落实建言献策。

党员作用发挥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利用“主题党日+人居环境提升”活动,社区党总支、自然村党支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带动群众共同参与河道清淤、道路清洁等志愿活动。以党员带头改变建筑风貌、进行圈舍改造、实实施垃圾分类等逐步推进全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开展。

创新服务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党总支+合作社+服务”成立大村社区五村公共管理服务专业合作社,提供村庄公共设施管理和维护、村庄道路卫生清洁保洁、整合协调农户自愿流转承包土地等公共管理服务。解决公共基础设施“重建轻管”和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引导村民自觉实行门前“三包”,实现个体与集体共建美丽乡村良好局面。

二、群众给力

发挥群众主力。通过挨家挨户宣传,发放宣传单、挂条幅、张贴标语、广播宣传、微信公众号、党建综合服务平台等多种宣传方式,结合乡村组干部分头到所挂村组召开群众大会,广泛征集群众对“两图一书”意见建议,让老百姓为建设自己的家园献言献策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建设自己的家园上。倡导“家园共建”理念,从征地、自主拆除路边旱厕、修路等工作中,群众始终坚持个人利益为集体利益让路,并自觉参与清理河道、沟渠、道路等村庄环境整治中。

乡村能人助力。通过宣传发动小村、西山村、葛家村三个自然村111户致富带头人,在河道清淤、活动广场建设、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项目中积极投资回报家乡建设。

三、部门合力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涉及农业、林业、环保、水利、国土、公路管理、规划建设等多部门,联合各区直部门多次召开现场协调会,组建各单位项目实施工作队,多次深入辛街开展实地调研,针对“七改三清”“三治一拆一增”“两建”等工作结合目标规划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并在项目实施中给予专业技术指导。辛街乡抽调乡林业站、农科站、水利站、村规办等专业技术人员驻地指挥部,让“七改三清”、“三治一拆一增”、“两建”具体内容专人负责,通过责任细化,搭起上级职能部门与基层、基层与群众有效对接的桥梁,形成立体联动模式,有效促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良好局面。

四、措施有力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能职责。一是成立保山坝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辛街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提升人居环境工作队队长穆英杰任指挥长,乡党委书记纳一平、乡长张小波任双组长,副乡长赵越具体负责,抽调10名乡村组工作人员驻点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具体负责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形成主要领导挂自然村,副职领导挂组,一般干部挂户的干部挂村包组制度,层层压实责任。二是在三个自然村成立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理事会,推选有声望、善于做群众工作、热心公益事业的26人担任理事会成员,充分发挥致富能人及部分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规划指导农村更像农村。一是摸清家底,为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根据“七改三清”治一拆一增两建具体要求,通过入户对农户的人口结构、房屋现状、厕所类别及位置、圈舍情况、用水、道路、需搬迁坟等相关22项指标进行详细登记。二是因地制宜,尊重原风原貌。为让农村更像农村,在村庄规划上,充分尊重原有房屋风貌和群众习惯风俗,保留原有历史建筑,如飞来寺、杨家大院等,对传统的农耕文化加以保留和传承。三是严格执行“两图一书”总体规划,充分尊重民意确保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形成“一届接一届”“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管理机制。

强化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形成一规(村规民约)、两水(人饮工程、污水处理)、三风(乡风、民风、家风)、四化(绿化、亮化、彩化、香化)、五有(村庄“脏乱差”处理模式--有成功的经验、有齐全的设备、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稳实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六严格(村民小组公共活动场所管理--严格资产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功能发挥、严格活动开展、严格使用登记、严格考核追责)的“1+5”人居环境提升管理长效机制。

五、激发活力

激发经济发展活力。通过活动场所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绿化、亮化、道路硬化等工程同步实施,为特色旅游小镇打造奠定坚实基础,结合交通便利等优势,开展农家乐、果蔬采摘、乡村垂钓、户外徒步、野外露营、民宿等特色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激发美丽乡村建设活力。以大村社区小村、西山村葛家村为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坝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经验,辐射带动辛街乡其它村(社区)同步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改造行动,增强人民幸福 

激发村寨文化活力。在村庄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优秀传统文化等进行积极宣传,以“家风家训共营造”等活动引导村民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以家风好促民风良助乡风美,形成共建“三风”促村庄和谐的良好氛围。

供稿:杨薇 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