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镇下麦庄云桩核桃产品将跑步进入市场

索引号
01525771-4-30/2018-0725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8-04-20

        崭新的厂房屹立在蓝湛湛的天空下,里面陈列着一应俱全的生产设备和精准的检测仪器,许多工人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这就是瓦窑镇下麦庄核桃专业合作社迁址重建并成功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后的全新景象。

  “这证啊,必须得办!”下麦庄村支书杨学贵深有感触地说。下麦庄140户477人,全村核桃种植面积8000多亩,村民80%的收入来源于核桃。2016年,下麦庄被评为国家级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同年,成立了下麦庄核桃专业合作社,专门收鲜果烘干出售。由于核桃市场低迷,两年亏了5万多元。面对这种窘境,2016年,杨学贵带着村两委到大理、楚雄专程学习考察核桃干果的深加工。因下麦庄核桃皮薄肉厚,味道醇香,现加之他们选取新疆上等枣,所以枣夹核桃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说到这,杨学贵顿时神采奕奕,“嘿!这核桃还真走俏。2017年,在端阳花市上,买枣夹核桃的那人啊,是里三层外三层。哎!当年,我们在保山飞机厂卖,1星期就有3万多元的营业额,可因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就被下架了。成都的一家大超市以每月10吨的产量和我们签定单。因同样的原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说到这,他无限惋惜。核桃销售这道难题一下子将他推向了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风口上。

  “这证啊,来之不易!”谈及办证两年的苦辣酸甜,杨学贵感慨良多。早在2016年6月,我们就申请,可困难重重。这老厂房只有1亩多,与3亩的要求相距甚远。厂房只能新建。非常感谢区食药监局的同志,是他们不远百里来到这里,帮助我们一尺一尺量,一处一处规划设计,直到2018年1月,厂房才建成。后来还帮助我们购置了200多万元的生产及检测设备。今年1月,我们还参加了长达3个月的质量检测培训。直到今年3月9日,专家第3次评审才通过。”说到这,他指着刚领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意犹未尽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凭着食品生产许可证,我们研发的核桃油、蜂蜜核桃仁等系列产品终于可以登堂入室了。嘿!每卖出1吨,就有1万元的利润。这呀!真是观念一转天地阔。山还是那山,人还是那人,核桃还是那核桃,可日子就不一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