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镇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
- 索引号
- 01525771-4-10_C/2018-0819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8-05-29
瓦窑镇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切实解决当前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倒、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加快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结合瓦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要求
以改善农村环境,建设“宜居瓦窑”为根本目标,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完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监管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序达标排放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
二、工作目标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2018年底,全镇所有行政村实现全覆盖,村组启动建设生活垃圾收集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聘请由民政兜底的贫困户参与环境卫生保洁,做到户分类、收集、村运输、镇统一热解气化处理。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2018年底,争取完成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具体为:克恭、大浪坝、祝家、繁荣、磨房、马转弯、上河湾、松坡。
三、成立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政府决定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李秀天 镇长
副组长 杨素芹 副镇长
成 员 匡继衡 人居办主任
吴泽平 村规办主任
杨光顺 水管站站长
25个村(社区)支书和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人居办,由匡继衡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18年1——3月)宣传发动。挂片领导到挂片村学校上一节《小手拉大手爱护环境卫生》课,各村(社区)三委发动党员、学校师生开展大扫除。
第二阶段(2018年4——6月)制定制度。制定《瓦窑镇村(社区)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和《瓦窑镇村(社区)环卫设施经费管理及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列入村(社区)村规民约。5月26—31日,各村(社区)三委发动村民小组长、村民、学校师生对辖区内村庄道路、房前屋后、排水沟、河道等进行全面彻底清扫治理,不留死角,切实做到路净、河清,并于6月1日前,将开展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的图片和治理过程、成效、存在问题、下一步治理计划,形成文字材料报镇人居办匡继衡收集。6月1——2日,镇政府对各村(社区)进行现场督查,治理不到位或没有开展治理的限时整改,并将督查情况记入各村(社区)年底考核内容。
第三阶段(2018年7——12月)明确责任,形成治理长效机制。各村(社区)集中治理之后,指定垃圾堆放点,垃圾清运人,垃圾处理方式,一是做好日常保洁,将村庄道路、排水沟划分到户、到人,每天清扫。二是将每个月的1日,定为全民大扫除日,村三委必须发动村民小组长、党员、学校师生、广大群众开展集中大扫除,并将开展治理活动的图片和活动情况形成信息报人居办匡继衡收集,并形成长效保洁机制。镇政府每月不定期督查。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成员单位和各村(社区),将思想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各村(社区)按要求成立治理领导小组,把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介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破除陋习,积极支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签订责任状等形式,落实好村民的环境卫生责任义务,建立保障制度。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宣传先进经验,调动村民创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实效发挥。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探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村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处置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结合精准扶贫建立健全清扫保洁队伍,聘请保洁员必须是精准扶贫系统内的贫困人员。实施村规约束机制,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生产生活环境,确保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瓦窑镇人民政府
2018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