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攻坚故事 (苏耘)
- 索引号
- 01525771-4-/2020-1117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0-11-17
我的脱贫攻坚故事
又是一个深秋,打开手机里的“倒数日”程序,这已经是驻村扶贫的972天,和往常一样,起床第一件事便是进行“云岭先锋”驻村工作队的手机定位签到......对于我这个脱贫攻坚战场上岁数不大经历不少的“老队员”来说,两年年零八个月的驻村生活让我早已习惯了农村生活的寒来暑往,每一天与我而言都充满着期待。接下来,我把我的脱贫攻坚故事讲给你听:
从主动请缨的激动到吃闭门羹的失落
2018年1月,在上级文件传达动员的第一时间,我主动向组织报名参加驻村扶贫工作队,从来没有农村生活和基层经历的我对驻村扶贫满是憧憬和激动。2月28日,给8个月的孩子吃完最后一顿母乳,我踏上了前往派驻村——龙陵县象达镇甘寨社区的路途,甘寨社区是我们单位的挂包帮联系村,近三小时车程的颠簸让我初尝到扶贫的不易。稍作安顿,正式开始了我的驻村工作,经过几天对村情贫情的资料档案了解,我对驻村工作还算信心十足。
可当我独自走出村公所大门入户时,却发现驻村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你好,我是市委党校的苏耘......”自我介绍还没说完,就被农户以自己不是建档立卡户要去田里干活为由打断,站在农家小院里尴尬的我不知所措,只好又灰溜溜回到村公所,第一道“闭门羹”让人心里真不是滋味。
从一无所知的迷茫到轻车熟路的欣慰
接下来的几天,感觉自己很“边缘化”,支书说的烤烟几担不明白,队长说的危房改造听不懂,一开会就觉得自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虽然之前参加过扶贫业务培训,可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时却真正感到了迷茫。可就在这时,队长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他找到我说:“小苏,基层工作不可好干,不过别急,俯下身、沉下心是关键,多听别人说,多向别人问,多看别人做,我们是同事更是战友,相互帮助肯定能干好工作。”
队长的一席话,让我开始学会去融入这个集体,逐渐接触村里面的各项工作。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穿上作训鞋,戴上遮阳帽,手拿笔记本和村干部、工作队长一起开始从入户同农户交流学起,农户情况从笔记本第一页正记,扶贫相关业务知识从笔记本最后一页倒记,入户结束后再到田间地头查看烤烟、石斛的种植......就这样,我们利用白天农闲时间入户宣传政策、看农危改进度,农忙时间查看作物收种情况,晚上进行文件精神的学习和入户情况反馈讨论。在村“两委”及工作队长的带领下,我和战友们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身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在日常入户走访的同时,我们针对本村党组织存在问题,分析把握症结所在,结合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惠民政策,把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扶贫开发目标有机融合,依托市委党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优势,深入到社区3个支部、11个村民小组开展政策宣传、“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和明白人培训30余场次,听众达1000余人次,真正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促进村级党组织规范化运转。2019年7月,我所在的龙陵县顺利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而我也有了新的任务——支援隆阳区。
从俯身扶贫的艰辛到立腰收获的欣喜
隆阳区瓦窑镇安乐村是深度贫困村,总人口中95%为白族,相比之前所在的甘寨社区,这里又是新的挑战。为保证沟通通畅,我们主动邀请村干部一同入户遍访,请他们先用通俗易懂的白族语言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自己再同工作队战友们一道利用村级广播、“开学第一课”、学习强国APP等向群众宣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爱护环境。在这里,学会说“农村话”、“土味话”,让我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为做好政策答疑、收集民意等打好基础,提高工作效率。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安乐村发动群众针对人居环境短板问题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形成了包片保洁、整村清扫、规范清运、长效坚持的良好氛围。
2020年大年初三,带着家人的叮嘱,我和战友们一道踏上了返岗的路途,因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开展走访核查、粘贴疫情防控宣传单、悬挂横幅、发放告知书、为堵卡战友提供后勤保障。以村为家,把贫困群众当家人,调解纠纷、辅导功课、送给学生学习用品、帮助农户采茶……
我逐渐走进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心里,从一开始的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从一名驻村工作队员融为驻地村民的一员。2020年5月,隆阳区顺利通过第三方验收实现脱贫摘帽,这一刻的我,内心无比激动,两年转战两地,如期完成攻坚任务,两年多的时间,肤色“垮”了,说话“土”了,但感情“真”了,俯下身去甘当群众的学生,我积累的不仅是基层经历,更是珍贵的智慧经验和人生感悟。
回顾两年多的驻村工作与生活,我一直觉得当初离开八个月的孩子选择驻村,是迄今为止我做过最勇敢的决定,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父母的衰老,错过了夫妻的磨合,错过很多。但驻村扶贫的经历,收获的比错过的多,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因为汗水比泪水更有营养,站着比坐着更有力量。只有吃了必须吃的苦、受了必须受的累,才有资格和底气去选择诗和远方,哪怕走了绝境,失去热情和耐心,也要永远保有向上向善,热爱生活,这才是人生。
在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换一条人生路,有勇气出发,是我的开始,有韧劲坚守,是我的历程,有信心收官,是我的答卷。这就是我的脱贫攻坚故事,愿今后依旧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隆阳区瓦窑镇安乐村驻村工作队员 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