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攻坚故事(杨永杰)

索引号
01525771-4-/2020-1116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0-11-16

我的脱贫攻坚故事

 

驻村工作队员 杨永杰

 

天大地大农村就是我家,我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子,众生中不起眼的一人,但我却与扶贫工作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我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赧亢村,这是一个安札在高黎贡山的村庄,因为是在高山上的原因,这个村庄的交通十分的不便,但也因此造成了这个村庄的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处在最底层,过着农耕的生活,只能自给自足。自我渐渐的懂事起,我就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通过努力读书走出这个大山,走出这个偏僻且落后的村庄,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并回来报答养育的村庄。最终通过我的努力,考上了云南民族大学,走出这个小村庄,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当我看到外面世界,我不禁感叹“外面的世界真美,发展的真好,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此时我想到了我出生的村庄,哪里是多么落后,根本就无法与外面的世界相比,也感叹山区的发展不容易,我就在心里想,等我大学毕业一定要回去建设我的家乡。

2014年我大学毕业就回家参加公考,当年没考上,2015年我也没考上公务员,但我考上大学生村官,最终选岗我没选上我的村庄,但我还是回到了潞江镇,我想我已经离我的村庄很近了,心里暗暗加油。

我想我一定要在农村做出一番作为,来报答养育我的农村,刚到村上就遇到了国家实施农村扶贫工作,大力发展落后农村,让所有人都过上小康生活,我出生村庄不出乎预料被评为了贫困村,我很想到我出生村庄去工作,但我的岗位是在道街村,注定不能实现了。

我在的这个村也有13户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的住房有好几户都是存在风险,如若遇到长久下雨,就有可能造成主房坍塌,刚好扶贫政策里就有一项,为贫困户们解决住房安全的政策,就是进行危房改造。13户贫困有5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其中3户进行了拆除重建,为了能准确地上报危改的进度、施工质量和及时解决农户与施工队产生的矛盾,我每天都会到施工贫困户家中走一趟,了解施工的进度,并且一一的记录下来,按时上报给上级相关部门,如果遇到了贫困户与施工队产生了矛盾,能现场解决的我就会现场调解,如若我不能解决的我及时上报给支书和上级部门,就这样,我每天穿梭在村庄的小道上。正当我热火朝天的忙碌在工作中,有一天我接到上级的调令,说有更贫困的村需要我,就这样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工作了两年零五个月的村庄,这个村庄在我心里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20183月份来到新的村庄(上河湾村),想不到我从事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还是扶贫工作,这个村的贫困户也更多有102户,扶贫的任务也更重。贫困户中住危房的贫困户也更多了,上河湾村住危房的农户共有89户,2018年全都一次进行危房改造,其中卡户有34户,非卡户有55户,其中拆除重建共有34户,CD级加固55户。任务数之重超出我的想象,而且农户也非常分散,我每天都要穿梭在村庄小道,在农户家出出进进。危改的数量大也就意味着矛盾纠纷多,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矛盾产生,光是处理这些矛盾纠纷都让我疲于应对,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都有放弃这份工作的心思,换一份工资高且轻松的工作,但我心中想到我的家乡的情况,我又坚持下来了。

责任万千,扶贫就是我目前的责任,是我与扶贫工作的不解之缘,也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