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兰城街道创建健康促进社区示范试点工作方案

索引号
781694964-13_A/2018-0304001
发文机构
隆阳兰城街道办事处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7-02-03

隆阳区兰城街道创建健康促进社区示范试点

工 作 方 案

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康。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指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十五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为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确保本次创建健康促进社区示范试点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及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在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精神、中共保山市委书记赵德光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的指示精神,经与保山市饮食健康保健协会及相关部门协商研究,决定在兰城街道开展健康促进社区示范试点创建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推动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示范引领全市社区全方位大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

二、目的及意义

(一)落实健康保山建设,以“打造健康促进示范社区,支撑现代社会与城市生活”为口号,传播全民全方位大健康理念。

(二)借助国内外专家资源和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模式,依托党工委、办事处及相关单位的支持,发挥部门社会职能,集民间力量共建全方位健康促进中心,成为推动健康保山建设的重要民间力量。

(三)创建支持性健康环境(健康餐厅、健康食材供应地…..)。

(四)提升个人健康技能。

(五)强化社区参与及行动力。

(六)调整健康服务方向。

三、社区公共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建立公共健康政策方面

1.缺乏一套完整的针对社区公共健康的法规制度;

2.缺乏健康促进与卫生教育专门的人才;

3.各职能部门与社区的营养健康工作还缺乏深层次的合作;

4.社区的健康促进制度和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二)创建支持性环境(物质和社会)方面

1.社区共建维护意识、社区大家庭全方位大健康意识不强;

2.社区公共健康设施分布不合理,社区体育运动健身场地和活动空间不足;

3.社区环境、交通、食品安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令人担忧;

4.社区空气、阳光和饮用水源等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备受关注;

5.社区居民长期停留在追求吃“好”,缺乏均衡营养健康意识。

6.社区居民慢性病高发态势形势令人堪忧。

(三)提升个人健康技能方面

1.各级部门对全民大健康重视不足,缺乏长期规划和详细计划系统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活动;

2.社区卫生相关从业人员缺乏健康促进与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无营养健康管理相关专业健康师资力量;

3.社区居民对自身健康依赖医院医生的心理过重,缺乏主动预防保健。

(四)强化社区参与及行动力方面

1.社区居民普遍缺乏主动参与学习健康科普知识和技能的意识;

2.社区居民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和知识缺乏,生活方式不良,长期大量食用垃圾食品的现象比较普遍;

3.社区健康教育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学习交流的机会少;

4.社区缺乏志愿者义工组织、公益性协会团体的支持引导。

(五)调整健康服务方向方面

1.社区卫生专业服务人员机构规划设置不到位,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存在人少事多、“医疗”负担重,无力再承担更多公共健康工作;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营养与健康促进教育指导的知识和技能;

4.缺乏全方位健康促进产业的系统支撑。

四、工作措施

根据需求评估,初步确定创建健康促进社区示范试点围绕:生命安全与现场急救、性安全与艾滋防治、不良生活方式与烟酒控制、管住嘴迈开腿与食品安全系统培训、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等诸多方面,全方位持续规划开展主题活动,每年根据项目支持情况,选择1-2个主题。工作考核与指标如下:

(一)生命安全与现场急救

1.讲座及活动之后测成绩较前测能提升20%,满意度能达到80%。

2.参训成员能通过笔试及技术测验,急救证认率能达100%。

(二)性安全与艾滋病防治

1.举办艾滋防治宣导活动,培训人员达300人次。

2.以多元方式如专题讲座、闯关活动、电影欣赏等形式,让居民用健康态度来面对及参与,安全爱自己,了解正确性教育知识、艾滋病防治(含性骚扰、性侵害)等,以提升居民正确性教育及艾滋防治技能,后测成绩较前测成绩提升10%或活动满意度达70%。

(三)不良生活方式与烟酒控制

1.举办烟酒危害防治宣导活动,参加人员达300人次。

2.参与活动前后测学员答题正确率提升10%。

3.参与活动后,戒烟限酒或帮助他人戒烟限酒意愿提高10%。

(四)管住嘴迈开腿与食品安全系统培训

1.举办饮食保健班,每个试点社区每年至少培训社区健康宣教骨干30人,发挥以点带面社区健康科学知识全方位普及。

2.举办健身气功班,每个试点社区每年至少培训社区健康宣教骨干30人,培训结束后在社区成立健身气功队,持续组织健身气功运动。

3.辖区各店家餐点食品安全系统培训、食品配料及营养标示达成率70%。

4.参加专题讲座、闯关活动之后测较前测提升10%,活动满意度达80%。

(五)高血压与慢性疾病防治

1.社区居民老年人健康体检三高(血压、血糖、血脂)者复查管理率能达到90%。

2.社区居民三高(血压、血糖、血脂)者参与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影响的研究课题检测,自愿受试者达100人次。

3.增进社区居民正确防治慢性病的知识态度,后测成绩较前测成绩提升10%。

4.以高血压干预为突破口,逐步拓展慢性综合防控,居民对整体活动之满意度达到80%。

五、组织领导

为保证健康促进社区示范试点创建工作顺利实施,达到规划预期目标,特成立兰城街道健康促进社区示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落实相关部门职责。

组 长:范正建(街道党工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王 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 组 长:毕少勤(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成 员:朱翠华(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

杨永坚(兰城社区党总支书记)

杨品全(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

张洪光(王官社区党总支书记)

余学春(昇阳社区党委书记)

李国生(沙河社区党总支书记)

张玉华(汉营社区党总支书记)

何兴魁(兰城中心学校校长)

刘安佑(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蒋志洲(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六、工作任务

具体工作任务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保山市饮食健康保健协会全权负责。由其借鉴参考台湾模式协调试行成立全方位健康中心,负责试点工作的日常运作管理,组织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在本区域开展健康促进试点工作的技术指导、评价考核。

(一)组织医疗卫生、营养保健专家做好公共健康、健康促进试点工作任务监测、分析、实施工作。

(二)开展社区居民营养干预与健康管理培训咨询服务。

(三)开展社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评价指导。

(四)指导社区居民膳食搭配和摄入量及运动的建议。

(五)指导慢性病人合理选择保健品、强化食品和营养素补充剂。

(六)指导居民食物营养标签的使用。

(七)举办社会及媒体的营养与健康课堂。

(八)指导辖区学校营养教育教材教具教案研发行。

(九)指导辖区学校《卫生保健》课的教学及健康促进社区试点学校相关主题活动的落实与评价。

(十)全民大健康其他相关系列活动。

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6年6月-2017年6月)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委托保山市饮食健康保健协会组织开展试点项目工作;邀请专家指导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积极申报国家级、省市级课题项目支持。

(2)落实试点社区职责任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学习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

(3)确定兰城、龙泉、王官三个社区为第一批试点,试点社区指定专人负责,动员招募社区志愿者义工和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愿参与。

(4)培训社区志愿者义工骨干师资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阶段:试点项目实施(2017年7月-2019年6月)

(1)在试点社区开始实施营养与健康课程培训和课题干预,聘请国内外专家、市区疾控中心、市区各级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试点社区进行监测,实地开展膳食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收集、分析、评价,结合各试点社区实地情况制定各社区工作计划。

(2)围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及营养缺乏与慢性疾病防治,帮助居民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能力。

(3)从社区卫生政策、健康服务、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社区物质环境、社区社会环境、强化小区参与及行动力六大范畴,逐步建构,提供公共健康的支持性措施。

(4)对实点社区对象进行监测,根据工作报告,提出改进建议,调整工作方案。

(5)对试点社区进行考核评价,总结经验成果;对确有实效的试点单位申请考评授牌颁奖。

第三阶段:交流总结成果申报与全面推广(2019年7月-2021年6月)

(1)对试点经验成果进行总结、系统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2)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共健康相关工作;

(3)组织多层级、多方位的互动交流,使社区、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全民大健康环境;

(4)加强大健康数据的日常收集、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并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广。

(5)成果汇总申报及全面推广。

八、工作要求

(一)兰城街道:全面统筹协调兰城街道健康促进社区试点工作,做好宣传动员,抓好落实;完善痕迹档案,及时总结上报,监管各社区完成相关工作及痕迹资料。

(二)保山市饮食健康保健协会:按照兰城街道办事处的委托授权,根据实际经费和项目支持情况,采取综合措施,制订试点工作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根据需要成立社区健康促进协会团体,积极与领导小组及社会、企业、团体、机关、事业单位协调沟通,组织研讨、修订通过实施计划;对健康促进试点单位进行监督评价支持;评选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报请街道办事处和各级党委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试点社区居委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社区健康促进试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落实。按照专家要求做好志愿者义工招募,宣传动员组织社区居民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健康促进试点工作;根据居民体检和课题研究数据分析情况,配合专家重点对营养缺乏与慢性病人群进行干预;利用文化、广播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健康宣传教育,推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等健康科普知识,帮助居民树立大健康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

(四)中心学校:积极配合开展好健康促进试点社区各项工作,从学校卫生政策、健康服务、健康教育课程及活动、学校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六大范畴,提供健康促进的支持性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好营养改善与健康促进宣传教育,让营养改善与健康促进工作为师生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养成正确的健康饮食习惯,切实改善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试点社区的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要积极主动参与,培训骨干师资及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现行《卫生保健》课本,引进行为改变技巧,编制各年级该课本的教案、设计制作教材教具,提供教师便捷应用,落实以活泼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落实。

(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配合组织对居民健康体检,分析、收集第一手资料;根据需要为试点项目工作提供技术、人力财力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等支持。充分利用社区卫生专业服务管理机构条件,推广健康促进示范试点经验。

(六)餐饮服务单位、集体供餐单位、食品生产加工及其他健康相关企业应当根据需要为试点项目工作提供技术、人力财力等支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食品供应等条件,推广健康促进示范试点经验。

九、经费预算和保障

为保障健康促进社区试点工作顺利实施,让健康促进从社区入家庭,辐射全社会。经费主要来源于社区自筹、项目支持、各级政府部门给予的专项工作经费补助等,用众筹方式来保障健康促进社区试点工作的有效推进。各项经费预算如下:

(一)外籍专家费用如:专家机票费、专家城市间交通费、专家生活费、专家零用费、专家劳务费等;

(二)省内外专家费用如:机票费、交通费、差旅费、劳务费等;

(三)试点项目管理工作(全方位健康促进中心)费用如:办公场地费、设备购置费、通讯网络费、水电费、人员工资及办公费、差旅费、劳务费等;

(四)试点社区费用如:饮食保健班健身气功班培训人员学费、奖金及证书牌匾费、工作人员误工费、对外交流人员差旅费、课题研究各项指标检测费、会务费、印刷品费、培训费、教材教案教具出版印刷费及其他各项费用(具体另附件)。

十、成果及评价提纲

(一)培训成果评价考核。

(二)参与社区人员健康素养的改变。

(三)志愿者工作队、健康讲师团成立。

(四)创意教学、介入活动方案设计。

(五)各社区各场所执行状况等量性、质性评估与辅导记录。

(六)全方位健康促进中心的短、中、长程目标,具体计划执行状况。

隆阳区兰城街道办事处

2017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