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改善】以评促改显担当,汉庄镇蒿子村人居环境提升成效“成色十足”
- 索引号
- 01525760-x/20250417-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汉庄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4-17
【人居环境改善】以评促改显担当,汉庄镇蒿子村人居环境提升成效“成色十足”
近日,蒿子村组织辖区内4个自然村开展了一场“以‘评’为衡量标尺,以‘改’为关键要义”的人居环境提升评比活动。
评比“树标尺”,明确目标聚合力
蒿子村组建专项评比小组,明确评分标准确保评比工作科学、公正且透明。标准涵盖“扫干净、理清秀、绿起来、促工作、齐参与、长效管”这六大关键维度。同时,蒿子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发放宣传手册、利用村广播宣传等多元方式,全方位发动村民参与,营造“人人知晓评比、人人支持评比、人人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各自然村在明确标准后,积极主动对照各项指标,精准定位整治重点与方向,迅速在村内掀起了一股“比学赶超”的人居环境整治改善热潮。
整治“出实招”,靶向发力破难题
在评比推进过程中,4个自然村精准把握各自的痛点问题,纷纷亮出极具针对性的“实招”予以攻克。
小蒿子自然村将清理杂草视为首要任务,组织村民开展大规模的杂草清理攻坚战。村民们手持除草工具,干劲十足,对道路两旁、房前屋后以及沟渠周边肆意生长的杂草展开全面铲除。清理完毕,结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在极具标志性的寨门石周边精心挑选了诸如茶花、紫罗兰、肉肉等多种色彩艳丽的花卉品种进行种植。各色花朵争奇斗艳、五彩斑斓,微风拂过,花枝摇曳生姿,曾经杂草丛生的荒芜之地,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为村里一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亮丽“小花园”风景线,为村庄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
大蒿子自然村深挖村民中的绘画人才,将墙体绘画作为改善提升的重点。“乡村画师”们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以墙面为画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的宏伟理念以及日常生活里的交通安全、用火用电安全知识等丰富内容,巧妙且生动地融入墙绘创作之中。原本斑驳、单调乏味的墙面,在村民们精湛技艺的雕琢下,瞬间完成华丽蜕变。这些墙绘不仅极大地美化了村庄环境,让村庄处处洋溢着艺术氛围,还在潜移默化间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成为村庄文化展示的崭新窗口,向外传递着大蒿子自然村的独特魅力。
笋寨自然村聚焦卫生死角整治这一重点工作。为彻底改变村内巷道深处、废弃房屋周边等隐蔽区域垃圾堆积、污水横流的局面,笋寨自然村组织施工队伍,对这些卫生死角进行硬化处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将坑洼不平、垃圾遍布的区域改造成平坦整洁的地面,不仅日常清理打扫变得轻松便捷,还从根源上杜绝了脏乱差现象的反复滋生。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环境品质,在硬化区域周边精心规划绿植种植带,种上了桂花树、山茶花等绿植,待到花开时节,花香四溢,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
三个山自然村充分发挥当地竹子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将竹子编织作为主要整治妙法。在村庄道路两旁,村民们凭借着世代传承的精湛竹编技艺,用竹子精心编成整齐有序的竹栅栏、造型别致的竹花架等装饰。这些竹制品工艺精湛,既展现了浓厚的乡村特色,又为村庄增添了独一无二的艺术气息。竹栅栏随风轻摇,竹花架上绿植葱郁,它们与周边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别具一格、如诗如画的乡村景观,让每一位踏入村庄的人,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乡土风情与独特韵味。
长效“固成果”,常态管理促提升
评比活动圆满结束后,蒿子村及时总结经验,全力构建健全的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一方面,将评比结果与各自然村的年度考核、资金分配紧密挂钩,对排名靠前的自然村给予表彰奖励,激励其持续奋进;对排名落后的自然村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其限期整改。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行动,对已整治区域进行复查,严防问题反弹。与此同时,持续优化完善村规民约,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能够长期稳固,真正做到“永不褪色”。 此次评比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各自然村的担当精神,促使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注重外在形象的“面子美”,逐步向夯实内在品质的“里子实”深化推进,成功交出了一份成效卓越、“成色十足”的乡村振兴答卷。下一步蒿子村将以此次评比为全新起点,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稳步迈向“持久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