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民政局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索引号
01525695-7-/2021-0115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民政局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1-15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隆阳区民政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按照中央、省、市、区疫情防控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迅速行动、全员行动,全面提高民政服务机构的防控能力,坚决堵住疫情输入,坚决筑牢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防护墙。

高度重视,压实责任。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29次,就养老机构、救助站、殡葬机构、婚姻登记等重点场所落实佩戴口罩、体温测量、环境消毒、进出管理等疫情防控举措提出严格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疫情防控工作职责,牢固树立疫情防控“底线”思维,筑牢民政安全“红线”意识。

分类指导,重点防控。先后制定和印发了《隆阳区民政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隆阳区民政局关于转发<关于加强殡葬管理服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隆阳区民政局关于暂停婚姻登记业务办理的通知》《关于做好居家和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系列疫情防控文件,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完善与新防控形势相适应的应急指挥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防范、群防群控。

全面排查,严防输入。自疫情发生以来,全面开展民政领域疫情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消除隐患,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一是根据防控要求对全局干部职工及其亲属进行全面摸排,严格排查是否有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入隆人员,及时汇总和上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对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中、殡仪馆等民政领域工作重点领域服务机构和场所进行全员排查,确保服务对象、工作人员中没有疫情发生;三是对来访及办事人员进行询问、扫码登记和体温检测,杜绝风险输入。

严格管理,落细落小。对养老机构、救助管理站等人员相对集中的机构,疫情期间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和24小时值班制度,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和机构内人员随意外出,必须进入的外来人员严格询问是否接触过境外人员和疑似病人、确诊病人接触的情况和是否有近期往返过中、高风险地区和边境地区并测量体温实名登记、扫健康码,工作人员外出实行严格防护降低感染风险;对婚姻登记处、殡仪馆等人员密集且流动较大的场所,严格执行询问、扫码登记、体温监测、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根据疫情发生情况调整婚姻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和业务受理范围,最大程度保障办事群众安全,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染率。

健全机制,保障兜底。各所属单位及养老机构根据上级安排部署和疫情防控指南制定应急预防并严格执行,结合工作实际适时更新完善应急预案,邀请卫生部门指导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预案的科学和应对性,不断完善疫防控常态化机制;按照省、市、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定期排查各所属单位和养老机构人员活动范围、近期接触人员情况、身体状况、消毒次数、测量体温等情况,时实掌握最新数据并及时上报。指导镇(街道)和村(社区),加强对低保、特困、精准扶贫户以及受疫情影响造成生活临时困难人员的走访排查,认真落实低收入群众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联运机制的政策措施,按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持续12个月向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资金共计2298万元,确保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新冠肺炎疫情受影响。

持续作战,绝不松懈。将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紧密结合。针对疫情防护和日常健康,邀请医院专家到局机关开展健康讲座和急救知识讲解,增强干部职工防护意识和提升健康知识水平;以工会活动为主体,组织开展健身运动,在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中广泛掀起健身操等日常锻炼活动;为落实好经常性卫生防病制度,减少疾病传播途径,扎实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一”专项行动,定期在办公场所开展卫生大扫除、及时消除卫生死角,并定期消毒,督促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使全体成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预防疾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性。(李钦芳 杨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