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隆阳区人大第六届四次会议第73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01525695-7/20250707-00003
发文机构
隆阳区民政局
公开目录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5-07-07

蒋伟平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落实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联动机制,不断健全关爱服务体系‌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制定了《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隆阳区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隆阳区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3个方案通知,全面构建起党委领导,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并将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全区年度考核评估。二是建立联动机制。健全区乡村三级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季推进”工作制度,每半年召开1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推进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区委政法委牵头在全区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区委宣传部采取“传统媒体+新媒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推动营造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区民政局有效整合社会组织资源,以创建永昌、兰城两个省级社工示范站为契机,积极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专业服务。区教育体育局针对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在全区开展“心育护蕾 守望成长”心理健康专项行动。由区妇联、区教育体育局牵头,联合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共同成立隆阳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部门和社会推荐遴选的方式,调整充实了各行业29位同志为成员的家风家教讲师团。团区委组织返乡大学生志愿者针对社区儿童需求,结合志愿者各自特长开展暑期公益课堂培训。三是严格落实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入户走访,每月至少进行1次沟通联系要求。全力扛牢帮扶属地责任,乡村两级主要领导实现全覆盖走访,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清、底数清、需求清。四是全面推行“校内代理家长”和“校外代理家长”两项制度,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弥补家庭教育监管的缺失。各村(社区)各明确1名思想素质好、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熟悉情况、从事儿童工作的女性干部作为辖区留守儿童的“校外总代理家长”。广泛动员志愿者、行业部门工作人员、村干部、党员、爱心人士等作为“校外代理家长”。校内外与留守儿童建立长期固定帮扶关系,协同发力,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校内外生活。五是不断强化救助资金保障,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截至目前,符合救助条件并纳入保障范围的未成年人6682人。其中:城市低保累计发放138.95万元,农村低保发放968.45万元,特困供养发放51.4万元,给予临时救助人发放4.6万元。共累计发放孤儿等特困儿童生活补贴222人,30.133万元,其中孤儿60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36人,艾滋病感染儿童26人;共累计发放18岁以下未成年人残疾人两项补贴3917人36.274万元,其中:生活补贴2255人20.295万元,护理补贴2657人25.183万元。全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链接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保山学院等高校资源,引导青年团员、青年志愿者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利用寒暑期,采用“返家乡大学生+志愿队+志愿者活动”的方式,统筹100余名返乡大学生、招募511名“爱心妈妈”为未成年人提供爱国教育、课业辅导、安全自护教育等服务项目,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开展订单式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以来开展价值观培育612场次,安全教育878场次,知识普及965场次,学业辅导1804场次,兴趣培养881场次,心灵陪伴637场次,劳动实践462场次,特色活动150场次。

二、注重学校教育,加大学校保护力度。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安排德育股负责处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定下发《隆阳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隆阳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清单(校内)》《隆阳区进一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方案》等文件,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局机关、学校年度计划及考核体系,督促落实到位。二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格实行校园安全精细化管理,落实候课制度、非上课时间监管制度、学生宿舍“六T”管理制度、女宿管员制度等,在校园实施安全网格图、安全岗位职责管理模式,实现教职工间、学校家长间在时间、空间上的无缝衔接。不断提升“三防”建设,实现4个100%。全区校园安装监控探头11546个,实现全区校点监控全覆盖。及时消除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联合政法、公安等部门对全区23个乡镇(街道)学校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出安全问题全部整改。加强重点人员排查管控,3月份共排查出需重点关注的学生993人,教职工25人,学校制定一校一案、一生一策进行一对一包保管理。突出高效联动,建立健全预防末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切实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截止2025年5月份全区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62人,大力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员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代理家长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三是推进家校联建。积极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让家长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监护责任。家长必须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家长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关照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动员有条件的父母,寒暑假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并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适合孩子情况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关爱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精品课”进校园活动、将青少年普法宣教工作列入“八五”普法规划等举措,增强未成年人及留守儿童法治意识。同时,通过摆放宣传图板、播放警示教育片、讲授安全常识、通报典型案例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将防欺凌、防性侵、禁毒、防溺水、防网络诈骗、交通安全等知识在校园内宣传,配齐校园专职保安员643名,保障在校学生安全。截至目前,共开展法制宣传300余场次、安全教育310余场次,覆盖人数达28000余人次。健全“一校一警”机制,强化“三反三防”法治教育,协助学校上好“第一课”,开展好“1530”安全专题教育课。成立了“护蕾花开 女警护航”普法小分队,采用警示教育片、安全常识讲授、案例通报等形式,组织开展防欺凌、防溺水、禁毒、交通安全等宣传活动1400余场次,覆盖10余万人次。坚持以校园为主阵地加强校园法治教育,充分发挥302名法治副校长作用,开学季开展“法治开学第一课”并适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各中小学积极开展了消防、地震等的安全应急演练。各学校通过宣传专栏、海报、横幅标语等传统载体开展法治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美篇、门户网站和LED电子显示屏开展普法,同时结合毕业季、放假前的关键时间点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模拟法庭等法治进校园活动,积极创建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不断深化拓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促进法律知识的全方位传播。



隆阳区民政局

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