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卫生健康局关于隆阳区2022年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的情况报告

索引号
01525699-X-/2023-0223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卫生健康局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02-23

一、基本情况

根据《云南省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2022版)》要求,隆阳区共检测了186份样品,全面完成2022年度饮用水水质监测任务。

(一)监测点设置

1.城区饮用水

隆阳区城区设6个监测点,分别是一水厂和三水厂及两个二次供水单位。

2.乡镇饮用水

隆阳区21个乡镇设置采样点,每个乡镇设4个监测点(即每个乡镇监测2个工程,出厂水和末梢水要一一对应),监测点的设置都是选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样类型包括出厂水和末梢水点。

3.学校饮用水

选择3所农村学校检测末梢水,其中包括2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的学校(瓦窑中学、瓦窑明德小学)和1所采用自建设施供水的学校(胡家中学)。

(二)监测内容

各监测点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检测1次,监测指标34项,包含微生物指标4项(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总数)、毒理指标11项(砷、镉、铬(六价)、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8项(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氨氮)、消毒剂指标1项(游离氯或二氧化氯)。

(三)完成情况

合计监测水样186件,圆满完成省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完成率100%,枯水期监测93份、丰水期监测93份,其中:城区饮用水水质监测12份;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174份,覆盖21个乡镇,覆盖率100%(含学校监测3所,完成学校饮用水监测6份。)

二、监测结果

(一)城市饮用水。城市饮用水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为100%。

(二)农村饮用水。农村饮用水174份,合格129份,合格率74.13%。

三、结果分析和存在问题

(一)微生物指标是影响我区水质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消毒后水样水质合格率明显高于未消毒水样水质合格率。但消毒后的水样微生物合格率仍然不是很理想,考虑其原因是由于消毒措施的力度不够未达到持续消毒的要求,消毒效果不好。因此要提高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必须进行不间断有效的消毒。

(二)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处理构筑物仍不完善。2022年监测的饮用水工程中,规范的常规处理(含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水样仅有一个简易的消毒设施,部分进行了沉淀过滤,其他的工程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供水,这是造成我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

(三)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仍然缺乏管理。工程建设完成后移交给使用村社进行管理,村社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和管理方面的培训,管理仅限于保障工程“有水”,对饮用水基本不进行消毒,大部分蓄水池未进行清洗,不掌握工程的基础资料(如建设时间、投资、设计供水量、管网铺设情况等),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管理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基础设施投入。住建部门加强城市供水企业监管,督促水厂严格按要求进行供水消毒、水质在线监测、定期维护相关设备,加强自来水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水务部门加大对农村已建饮水工程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饮水消毒设施,定期监测并及时修补管网,确保农村饮用水微生物和浊度达标。

(二)深化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污染,保护水源。在进行水源地选址时,要综合考虑厕所、畜圈、生活污水渗漏等因素,进行严密科学论证,确保水源地科学规划、符合选址要求。

(三)提升业务人员技能。加强对各乡镇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完善消毒设施,落实消毒措施,确保饮用水各项监测指标合格,保障饮用水安全。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饮用水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环保意识,提高群众饮用水安全意识,引导广大自觉保护水源地,自觉支持并参与水环境的保护治理,改变不良的饮水卫生观念和习惯,普及农村自来水,提倡喝开水,消除水源性疾病暴发和流行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五)持续开展水质监测。建立完善卫生健康部门内和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按照省级监测方案要求,持续开展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加强对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卫生监测并结合实际,研究落实饮用水卫生监管措施;建立健全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认真调查核实关于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投诉举报,及时发现和控制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