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中村:强化技能培训 激活人力资源

索引号
01525757-0-/2020-0523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0-05-23

永昌中村:强化技能培训 激活人力资源

“2栋2单元的张三芹是一个建筑工地包工头,8栋3单元的蒋发云适合做电工工作,8栋2单元的胡凤琴参加过家政培训现在会做家政工作了……”田美兰自从当起了隆阳区永昌街道中村社区棚改安置小区锦绣乐苑B区的就业引导员,群众来自哪里、干过什么、适合干什么等来龙去脉便成了她的“数据库”,只要需要,随时调取使用。

随着保山中心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山美、水美、田园美成了保山中心城市建设最有质感的注释,而在这份大美的背后也包含着无数棚改区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付出,由农民变市民、从盘田种地转向了多元化务工……棚改群众的这些变化不单单是身份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生产生活的转变。“从一产转向了二产、三产,所谓隔行如隔山,要找个合适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难上加难。”同样是经历过棚改的田美兰说出了众多棚改群众的心声,这样的心声无不蕴含着对知识的渴望、对“藏技于身”的渴望。

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马正明时常穿梭于群众之中,问需于群众、问计于群众,为群众所呼、为群众所应。中村社区作为棚改区域,群众就业难、难就业的难题,马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古话说技多不压身,开展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技能,还能预防搬迁户坐吃山空。”马书记说道,持续关注就业渠道,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马书记带头一步一个脚印的突破难题,为中村社区群众尽心尽力。

中村社区逐步走上了开发社区人力资源的路子,自2018年开始,中村社区就着手于组织开展电工、家政、月嫂、厨师等一系列普惠性、基础性的技能培训。社区党员干部不仅当好培训的引导员、督导员、培训员,而且积极带头学习技能,以获得培训证书为荣。“拿到证书只是个开始,在日常的上楼入户工作,要是遇上谁家的灯泡坏了、插座不通电,或者有个头疼脑热,凭借技能培训班上学到的,我们也能应对一些事。”马书记深有感触,技能培训不仅能让群众多一份谋生的手段,还能让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截至目前,已进行了35期,培训人数近2000余人,逐步为社区群众实现“技在手、能在身”。

“入户摸底排查就业人员情况、动员社区群众外出务工、组织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关于群众就业、关于技能培训,我得肩负起这些使命”。田美兰深知自己作为就业引导员:盘活社区富余劳动力、引导社区群众就业是责任也是目标。田美兰说道,在永昌街道党工委、中村社区两委班子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目前有1500余人已经成功就业,工作岗位为酒店服务员、保洁员、月嫂、电工、家政员等,工资在1800元到8000元之间。

技能培训班的开展、就业引导员的引导,就业渠道的寻找,中村社区不断探索社区劳动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新思路。谈及中村社区下一步的技能培训、群众的务工务业,马书记表示中村社区要朝着劳动力的优质化、组织化、规模化的方向前进,让棚改居民逐步实现向人力资源财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