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1525768-5-/2018-0129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丙麻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8-01-29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29日在丙麻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丙麻乡人民政府乡长孟继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攻坚克难,砥砺前行,2017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和支持下,乡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鼓足干劲,在困难中奋进,在压力下前行,圆满完成了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产业发展增效益

2017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43万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下称同比)增长12.1%;实现农业总产值38973万元,增长9.1%;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5573万元,增长14.5%,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2元,增长14.8%;实现工业总产值22098万元,增长7.7%,工业增加值7702万元,增长16.7%;实现财政总收入369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7万元,分别增长25.8%、1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

第一产业纵深发展。全年粮食总播面积45475亩,总产2115万公斤,产值11702万元;烤烟合同面积13930亩,交售烟叶3.9万担,产值5014万元,创税1103万元;新植桑园50亩,全年养蚕2001张,产茧7万公斤,产值318万元;累计种植甜柿3930亩,柑橘4300亩,实现林果产值4261万元;全乡大牲畜存栏15238头,出栏5204头,生猪存栏80589头,出栏肥猪88984头,肉类总产819万公斤,产值21000万元;2017年底建成2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4251户。

第二产业平稳发展。丙麻硅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成品硅6272吨,实现产值6936万元;丙麻电站年发电量4570万千瓦·时,产值960万元;粮油、酿酒、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发展平稳。

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第三产业产值11792万元,增长14.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7682万元,人均储蓄存款9463元,分别增长17.8%、17.1%,贷款余额10193万元。乡、村两级电商服务体系初显成效,各村(社区)20多种农特产品在线销售,实现交易额90万元。以丙麻黄牛肉、生猪、米酒、柑橘、甜柿、优质大米等特色农产品贸易为主,拉动服务业健康发展。农村客运、货运、零售批发等行业不断规范。

(二)项目投资补短板

2017年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并完成,完成:扶贫、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3900万元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80万元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的扶贫整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00万元的上庙、老南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130万元的老南直过民族规划项目。水利项目:总投资50万元的太和集镇搬迁点提水工程;总投资30万元的丙麻集镇苗床地河道治理工程;总投资20万元的奎阁大窝坑灌溉渠支砌工程;总投资10万元的奎阁毕家寨沟维修工程;总投资5.5万元的清水塘水库里坝坡挡墙修复工程,总投资1402万元的长宝水库建设。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的丙麻幼儿园综合楼建设及17万元的附属工程建设;总投资110万元的稳鱼小学综合楼、厕所建设及18万元的附属工程建设;总投资40万元的中庙、河新小学厕所建设。文化建设项目:总投资10万元的太和社区“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其他项目:总投资2130万元的31个党员活动室建设;总投资623万元的40万只肉鸡标准化数字化养殖场项目;总投资45万元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总投资56万元的丙麻集镇太阳能路灯安装项目。

(三)脱贫攻坚聚合力

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跨越发展最大使命和第一工程抓实抓好,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贫困识别更加精准。深入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剔除错评户2740户8504人、新识别141户479人、错退返贫62户257人,做到了对象识别更精准,目前,全乡有贫困户673户2697人,已脱贫122户570人,未脱贫551户2127人。投入强度不断加大。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09万元,积极争取浦发基金和国开行贷款10700万元,建成水利项目5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项目9个、改建道路10.79公里、新建校舍3474平方米,整乡推进、扶贫整村推进稳步实施,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产业扶贫有力显效。实施产业发展项目7个,扶贫小额信贷放款3000万元,有力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进。行业扶贫同步发力。实施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130户,教育脱贫惠及贫困学生2618人以上,扎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000人次,健康扶贫、贫困人口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贫困特殊人群集中供养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顺利推进。深入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2个搬迁点和1个分散安置点建设顺利推进,搬迁安置群众156户714人。

(四)生态建设创新颜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全乡有林地21.38万亩,森林覆盖率54.1%;积极开展绿化荒山行动,完成封山育林33809亩,新造林110亩;加强林政执法,严格林木采伐审批,大力整治墓地买卖、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违法行为;加强硅厂废气排放监管,砂石运输车辆洒水限高盖篷布,从源头上遏制大气环境污染;全面推进以“七改三清”、拆临拆违为核心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试点河新村李桐寨着力打造自然美、农耕美、个性美和整体美的四美村庄成效显著、得到市区肯定,河长制工作顺利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五)社会事业暖民心

科教事业活跃发展。“全面改薄”深入实施;中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小学巩固率为100%,初中巩固率为98.9%,达到区级下达标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文体广电蓬勃发展。全面实施浦发文化活动室建设,不断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的规范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扎实开展非遗文物普查,做好文物保护;积极推广有声数字图书,“自助农家书屋”开放模式得到上级认可,开展“4.23读书”活动、征文活动;完成180场电影的年放映任务,全乡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达到全覆盖。卫计工作持续发展。201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5‰,奖励扶助对象134人,落实节育措施4127例。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扎实有效,全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控制在十万分之48.3以内,丙类传染病控制在十万分之32.4以内。疫苗免费接种、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妇幼儿保及老人免费体检、儿童先心病筛查、妇女宫颈癌筛查等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全年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运行,参合人数27096人,门诊人数75565人次,新农合基金报销128.79万元;住院人数1584人次,新农合基金报销121.21万元。社会保障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参保率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参保19727人。全面落实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大病救助、临时救助、中央自然灾害救助等相关政策,依规发放资金837.56万元。扎实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低保、五保摸底调查工作。

(六)社会治理显成效

基层民主进程加快,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七五”普法深入开展,依法治乡水平稳步提高,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持续增强。社会治理不断创新,“6995”平台提档升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社区矫正、应急处突、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实效。安全生产“红线”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逐步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灾害防治和应急救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动员全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严密防范各种可能导致不稳定的因素发生,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安保任务,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体现到政府工作中,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深入整治“四风”,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严控“三公经费”。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推进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决策程序,不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机关内部管理,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乡村干部作风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不断加强政府反腐倡廉工作,从源头预防腐败,全力整治“为官不为”“慵懒散拖”等问题,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难能可贵,凝聚着各方的心血和汗水。这是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的结果,是乡人大严监督、强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丙麻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丙麻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一是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难问题仍然存在;三是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必须以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不断改进和提升政府工作水平,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凝心聚力,决战决胜,扎实开展2018年各项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丙麻脱贫摘帽攻坚之年,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瞩目新变化,定位新时代,明确新矛盾,收获新思想,聚焦新目标,彰显新气象,极大鼓舞了丙麻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建设大美丙麻、实现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区委五届三次全体会议、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发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全面推进工作落实,加快建设美丽和谐新丙麻。

2018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 %以上,其他指标完成上级下达考核任务,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力争位居全区前列。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脱贫攻坚,建设幸福丙麻

按照区委、区政府制定的“2018年全面脱贫达标,2019年稳定脱贫摘帽”的目标,坚持大扶贫格局,全力实施产业扶贫、安居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五大扶贫举措,按照“六个精准”要求,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聚焦贫困村脱贫出列的十条考核标准、贫困人口退出七条考核标准,理清项目清单、工作清单、责任清单,排出时间表,全面打响脱贫攻坚决胜战,确保贫困村退出、185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以产业扶贫为导线,加快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模式,采取入股办法,做优做实专业合作社,整合技术、资金、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养殖业,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路子。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职业化。以安居扶贫为支撑,全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加强规划编制与资金筹集,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和补助对象,稳步提升贫困群众居住水平,确保完成四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改造。以教育扶贫为根本,力争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教育率达100%、贫困户孩子不因贫困失学。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入村入校,入户入墙”,统筹校内外资源、发挥优势,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做好帮联共建、产业培育、吸引人才与资金等工作,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统筹抓好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完善校点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总投资430万元的小田坝完小综合楼及篮球场项目建设、99万元的秀岭完小综合楼建设、75万元的河西完小宿舍楼建设、89万元的竹寨完小宿舍楼及场地硬化建设项目。以健康扶贫为防线,对贫困人群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扶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现医保兜底,统筹落实好养老、残疾人等扶贫政策,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依托,围绕健康扶贫30条政策,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贫困村环境卫生,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模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试点工作。以金融扶贫为推手,落实产业扶持资金、以小额信贷政策,支持贫困户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依托上级部门金融支持,扶持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把做好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工作作风,压实“挂包帮、转走访”责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兜好民生底线,抓好脱贫政策、惠民实事的推进落实,以政策成效宣传为抓手,提高群众参与度、知晓率、支持率,切实做好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各项工作。

(二)狠抓规模农业培育,打造特色丙麻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紧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三大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烟香橘甜猪肥牛壮”的农业发展思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依托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优势,着力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念好“山字经”、唱好“林果戏”,紧抓烤烟、柑橘、畜牧等优势产业,不断巩固、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培植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林果经济,围绕“万元田、万元地、万元人”目标引导群众增收致富,力争“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引进和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不断引导培育电商模式,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积极争取各类支农惠农项目和资金支持,争取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到农业农村。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丙麻

继续坚持投资拉动打牢基础、突破重点、整体推动思路,争取一批对丙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路网建设,推进昌保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争取实施总投资408万元的丙麻—河西村委会道路硬化工程、总投资5624万元的40条村组道路建设。加快电网建设,推进35千伏变电站建设,抓好农网升级改造。加快互联网建设,推进宽带网络普及,提升4G网络覆盖率,实现乡村信息畅通。加快水利网建设,计划争取并实施水利工程23件,其中,浦发行项目5项:600万元的集镇供水工程、39万元的叠水柳沟饮水工程、22万元的叠水双塘饮水工程、25万元的河新伍保街饮水工程、26万元的河新过马水饮水工程;国开行项目13项:936万元的上庙片区11个组饮水工程、55万元的新南丁家寨饮水工程、100万元的新南孟家寨饮水工程(塘坝)、108万元的新南背阴寨饮水工程、64万元的新南浪坝塘饮水工程、42万元的老南梨树洼饮水工程、35万元的奎阁小寨坝饮水工程、50万元的河西小浪坝饮水工程、10万元的回龙李家松坡饮水工程、10万元的阿贡田大寨子饮水工程、18万元的河西铺子房饮水巩固提升项目、88万元的奎阁上半村饮水巩固提升项目、46万元的阿贡田大、小寨子饮水巩固提升项目;水务局项目5项:47万元的上庙下白沙水饮水巩固提升项目、47万元的回龙小红岩饮水巩固提升项目、47万元的秀岭小桥饮水巩固提升项目、47万元的稳鱼大寨子饮水巩固提升项目、37万元的新南大沟尾段维修养护工程。加快长宝水库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水利基础,把更多更大的项目吸引到丙麻这块热土上来。

(四)狠抓人居环境提升,建设大美丙麻

以集镇建设为龙头,打造生态宜居大美集镇。以精准扶贫易地搬迁为抓手,全面推进集镇扩容改貌战略。实施好停车场建设,统筹推进提升人居环境工程。着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项目、路网、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集镇和中心村庄道路、排水、治污、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抓实“七改三清”,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以综合整治为重心,突出规划引领,实施“两图一书一约”村庄规划,划定村庄边界,力争建设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乡。全面落实河长制,抓好丙麻大河、小河、东河丙麻段河道环境整治。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继续开展绿化荒山行动,统筹抓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加大生态恢复治理力度,坚持基本农田红线保护制度,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行为,确保国土资源开发规范有序。

(五)狠抓民生社会事业,共创繁荣丙麻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提升教育基础,加快推进扶贫教育项目建设,完成4所学校“全面改薄”,做好教育精准扶贫。认真落实“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教育惠民政策,继续做好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抓实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加大教育投入,配备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推进教育公平发展。举全乡之力巩固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1个乡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7个自然村文化大院建设。树立文化自信,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春节前开展“送演出下村”“送春联”活动,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文体广电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实施免费开放工程,积极争取项目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基础建设,推进12个浦发项目标准村级卫生室建设。计划投入190万元配备DR放射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完善医疗设备。进一步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社会保障,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力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加快卫计事业发展,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种奖扶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实施医疗服务惠民便民措施,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六)狠抓平安法治建设,构建和谐丙麻

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化平安创建,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普法教育和依法治乡进程;强化“6995”“995”网格化服务管理推广应用,构建全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认真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确保宗教领域和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做好“五级联动”全面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全面落实民情民意访谈、信访接待等制度;健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突发事件的处理和保障能力;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重点工程安全监管,抓好辖区现有砂石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加大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统筹做好国防动员、统计、审计、地方志等工作,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工作,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建设民主法治和谐丙麻。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坚持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政府

认真抓好各项学习制度落实,不断增强乡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习新常态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防止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错失发展良机。注重提高学习针对性,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学习发展新理念,着力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掌握新办法,不断破除发展瓶颈,解决发展难题,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的工作思维为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

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要求,建立健全政府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并对社会公开。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群众、媒体的监督。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定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三)坚持提高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大力倡导马上办、主动办、创新办的工作作风,始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健全行政效能考核体系,持续加强效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精力用在谋发展、抓落实上,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优质服务取信于民,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形象。切实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重点解决推诿扯皮、敷衍应付等问题,确保政府工作高效运转。

(四)坚持从严管理,建设“廉洁型”政府

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活动,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认真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沧桑正道。以坚若磐石的决心惩治腐败,坚定不移肃清白恩培、仇和余毒影响,聚焦权力运行风险点,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真正做到权力不失控、决策不失误、行为不失范,牢固树立务实为民、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奏响干大事、创大业、推跨越的丙麻最强音。

各位代表,新的时代必将开启新的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向前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务实的作风,砥砺奋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加快建设大美丙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