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九隆:一城古意浸岁月 满街烟火焕新章
- 索引号
- tes/20250612-00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九隆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6-12
保山九隆:一城古意浸岁月 满街烟火焕新章
在保山市隆阳城区的核心地带,九隆街道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千年古城的岁月风华。这里既是南方丝绸之路永昌道的商贸枢纽,也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鲜活样本,古与今的脉络在此交织,勾勒出独特的城市肌理。
九隆之“古”:刻进街巷的岁月印记
九隆的“古”,藏在青瓦飞檐的古建筑群落里。始建于明代的玉皇阁,飞檐斗拱间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图案,藻井彩绘历经数百年仍色彩鲜艳,承载着滇西地区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与之相邻的玉佛寺,红墙金瓦与雕花木窗相映成趣,晨钟暮鼓声中,袅袅檀香萦绕在佛像金身周围,讲述着佛教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传承的故事。
循着石阶登上太保山,武侯祠静隐于葱郁古木间。祠庙依山而建,黛瓦红墙错落。庭院古柏虬枝,树影摇曳。步入其中,殿宇肃穆,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尽显睿智;塑像旁的《出师表》巍然矗立,带着武侯灯下挥毫的温度,凝聚着千年忠义,“鞠躬尽瘁”的精神。廊壁上,“七擒孟获”等壁画虽因岁月褪色,却更显历史厚重。无不诉说着历代文人对武侯的追思,凝固着九隆的悠悠历史。
九隆之“香”:舌尖流转的乡愁滋味
九隆的“香”,弥漫在街巷烟火的美食里。清晨,黉学街的早点摊准时飘起稀豆粉的浓香——滚烫的豌豆粉浇在筋道的米线上,配上香辣的肉酱,一碗下肚,暖胃又暖心。到了傍晚,熊猫干饭夜市灯火通明,各种烧烤蘸上特制腌菜膏的酸辣香、烧酱粑粑“嗞嗞”冒气的焦香、保山饵丝混合着鲜肉与酸菜的香,勾得食客挪不开脚步。
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新华街的火烧肉。新鲜猪肉置于茅草火上快速炙烤,外皮迅速焦香微脆,内里却依旧保持着粉嫩的半熟状态。摊主利落地将肉切成薄片,用水腌菜或下村醋,加上油泼辣子、芝麻、蒜泥、芫荽、花椒、酱油、盐等佐料。也可拌萝卜丝、莴笋丝或苤蓝丝、下村豆粉和米线等。酸辣辛香与温热肉汁在齿间迸发,半生的鲜嫩肉质嚼劲十足,这种独特的味觉体验,不仅是九隆人餐桌上的常客,更成为游子们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
九隆之“新”:老城焕新的时代生机
在城市更新中,九隆街道以仁寿门老城门为核心,走出“微改造”特色之路。永昌府城仁寿门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自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便开启了全面的修复与保护历程。多方力量协同合作,筹措资金对其周边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优化通行环境;依托城门洞古迹,深入普及文物知识,强化居民保护意识。随后,从城门洞的地面、墙体,到青石门臼、城台、城墙,均得到系统修缮,不仅恢复马步道、制安“仁寿门”石牌匾,更建设仁寿门遗址文化广场。
如今,以古仁寿门城门洞为核心的文化广场已正式落成开放。这座历经岁月沧桑的古老建筑,在精心呵护与匠心改造中重焕生机,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便利性。它不仅成为市民休闲的新地标,更吸引着四方游客慕名而来,在此感受历史与现代交织碰撞的独特魅力,见证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完美融合。
从千年古建到烟火美食,从历史遗迹到创新实践,九隆街道犹如一颗多棱镜,折射出隆阳古城的万千风情。这里既有触摸得到的历史温度,又有蓬勃生长的时代活力,正以独特的姿态,在岁月长河中续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