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贷”出致富幸福路
- 索引号
- 01525773-0-/2022-1116008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房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2-11-16
初秋九月,大地开始泛黄,农民期待着新一季的丰收,在隆阳区瓦房乡党西村,一幅肉牛养殖丰收的画卷正在徐徐打开。
党西村位于瓦房街子西北方向,辖6个自然村,贫困人口1043人,2020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为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党西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致力于探索致富新路子,经过2年的努力,通过金融政策支持,全村走出了一条特色养牛致富路。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党西村村民世代以农耕畜牧为主,以传统农业为基础提高群众自身造血功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该村率先通过金融帮扶政策,“贷”出群众养殖发展资本,2021年先后向富滇银行保山分行申请贷款1024万元,用于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共涉及58户,216人。从群众擅长领域出发,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以前家里没有产业发展资本,只能种植几亩玉米,每年收入几千块,扶贫政策好啊,我申请小额信贷30万开始养牛,现在养殖肉牛24头,出栏数可观,日子越来越好了”,55岁的田志洪说到。自识别为贫困户后,短短几年间,田志洪已成为村里的肉牛养殖致富带头人,和他一样的还有杨金华,他说道,“我现在养了27头牛,计划今年出栏12头,均价2.3万左右”。党西村2020年全村养牛户193户,存栏数824头,其中能繁母牛318头,2021年增长50%,存栏数1242头,其中能繁母牛484头。截至目前,养牛让党西村户均增收12486元,较“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收入有了大幅提升。
从“脱贫”到“振兴”的飞跃
如今肉牛养殖在党西村逐渐形成散户适度规模,已发展为当地的特色产业。“2022年上半年,我们村牛出栏数432头,下半年有望突破出栏600余头,实现年度出栏头数增长的目标”,党西村党总支书记陈华柱介绍说。金融帮扶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剂良策,它引领群众圆梦小康,产业发展不断兴旺,“贷”出致富幸福路,党西村通过金融政策发展产业的例子,也将是乡村振兴的缩影,瓦房乡未来也会沿着这条道,把致富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