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隆阳区第五届三次会议第53001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525688-5-/2019-101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文      号
隆教体发〔2019〕188号
浏览量
日期
2019-10-10

尊敬的民盟隆阳区总支: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水平的高低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依据之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近几年隆阳区教育体育局做了大量工作。

一、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督促检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每年12月由区教研室牵头,开展教学常规检查、优课测评工作,用“做什么查什么”达成“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以教学常规检查为契机,评选一批先进学校、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科研工作者,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并将常规考核结果记入校长目标管理考核结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

    隆阳区教育体育局多形式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一)校长队伍建设方面。一是组织校长参加“万名校长”项目培训、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滇沪对口支援义务教育阶段优秀校长培训等多种培训,2018年至2019年8月中小学校(园)长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共计1492人,同时隆阳区教育体育局每月开展一次校园长集中学习;二是采用校长竞聘上岗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活力,每3年组织一次竞聘,每年年底进行校长目标管理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三是聘请10名校长为片区首席校长和副校长,起引领示范作用。

    (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利用当地教育资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2019年上半年共组织教师21353人次参加培训,其中奥鹏远程网络培训参训6402人,国家行政学院组织的师德师风网络培训参训77人,校本研修参训7930人。充分发挥“名师”作用,借助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坊等以课赛、讲座等开展帮扶活动,借助“一师一优课”“一师一优活动”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自2017年来,开展中小学部编版三科教材、初中音体美、高中音体美、“永昌红烛杯”初中、小学各学科 “生态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课堂教学竞赛促进全区中小学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成立全区学术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建立起一支集专职、兼职为一体的愿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教育科研队伍。

三、开展结对帮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借力高校,提高全区部分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北京师范大学对田家炳中学、隆阳区一中开展精准帮扶,并签约成结对学校。二是区内部署各中小学形成结对帮扶搭档,通过研讨交流、示范课、备考交流等形式共同进步。

四、借助“全面改薄”项目,促教育均衡发展

    2019年上半年,借助“全面改薄”项目完成校舍续建13幢,建筑面积6048平方米;体育场地2个,建设面积16853平方米。新建校舍4幢,建筑面积12710平方米。以推进全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主线,均衡布置师资、校舍、经费等资源,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以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差距为重点,有效提升贫困乡镇、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薄弱学校的义务教育质量。2017年隆阳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

五、广泛宣传,营造教育氛围

    隆阳区教育体育局通过《保山日报》,保山新闻网等平台向社会广泛宣传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多所学校建立家校共管机制,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上好开学第一课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每个学校均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利用开学典礼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齐抓共管氛围。

   通过努力,隆阳区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一定成绩,但随着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加速推进,隆阳教育的短板日趋明显,主要是优质资源不足,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导致高中教育缺乏亮点和特色,初中教育质量提升缓慢,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下一步,隆阳区教育体育局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提质工作:一是开展“五育并举”提质行动,要树立“抓德育就是抓质量”的理念,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二是开展聚焦课堂提质行动,基于“田园教育”创建“生态课堂”,实施“335课”创优提质工程,抓好课前备课、课中上课和课后作业批改;三是开展聚焦课题研究提质行动,用“科研课题+教师微课题”促进“四有好老师”建设,不断丰实教师的教学成果;四是开展聚焦教师培训提质行动,紧扣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强化校本研训;五是开展体制机制破冰提质行动,融合现有教研力量,“专职+兼职”地发挥教研支撑作用,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六是开展改善教育生态提质行动,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不断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郁氛围。

   感谢你们对教育的关注,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还希望大家在今后一如既往,多为教育提合理、可行的建议,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联系人:谢丽芹  联系电话:212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