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隆阳区六届四次会议 第06040037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
- 115330015798377733/20250729-00009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7-29
关于对政协隆阳区六届四次会议
第06040037号提案的答复
杨雅楠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隆阳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经商区教育体育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资源整合”的建议
(一)全面梳理资源,摸清家底。目前,全区共培育A级旅游景区17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特色旅游村4个,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5个,省级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名村1个,省级金牌旅游村1个,市特色旅游村10个。全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4项,其中:国家级1项(永子围棋制作技艺),省级12项,市级项目74项,区级项目3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3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31人、市级86人、区级75人;登记在册非遗工坊10家(其中区级4家,市级5家,省级1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家(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不可移动文物178项(207项文物构成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7项,市级18项,区级70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79项;博物馆(纪念馆)4个,即保山历史名人博物馆、梁金山纪念馆和2个非国有博物馆(保山市隆阳区永昌民俗博物馆、保山南红博物馆);国有可移动文物515件,其中保山历史名人博物馆馆藏文物178套(187件)、梁金山纪念馆馆藏文物328件/套。
(二)加强系统谋划,找准目标定位。先后编制了出台了《隆阳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隆阳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隆阳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规划和措施,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梳理全区旅游资源,凸显生态、气候、地热、文化等优势,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聚焦潞江坝、中心城区、金鸡、板桥等地,聚力打造10个以上旅居村,为隆阳旅游发展发挥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
二、关于“深挖文化内涵”的建议
深入挖掘保山的特色饮食文化,积极梳理隆阳美食代表性项目,全力培育非遗宴、咖啡宴、百花宴等隆阳区知名美食品牌;充分挖掘特色民族歌舞、饮食、节庆等民族文化资源,紧密结合隆阳民俗文化与自然资源,打造“一乡一节”精品节庆活动,办好哀牢犁耙会、潞江镇泼水节、咖啡马拉松、丙麻油菜花节、芒宽火把节等主题文化活动。积极申报隆阳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点,隆阳区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板桥镇青龙街被确定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云南省第一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保山吾悦广场茶马印象步行街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二批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潞江镇新寨村、芒宽乡百花岭村入选云南省农文旅融合示范案例;芒旦村入选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围棋“永子”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实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零突破。
三、关于“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议
统筹整合城市更新、沪滇合作、乡村振兴等政策资金,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提升人居环境,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不断增加旅居住宿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梳理隆阳区辖区范围内住宿业底数,先后对接洲际集团、华住集团、锦江集团等连锁品牌头部企业,推动本地酒店加盟连锁品牌,提升本地酒店品质及接待水平;亚朵酒店已建成试运营,希曼酒店、瓦马乡旅游酒店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引导鼓励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和景区周边群众、村集体,充分利用自有宅基地、闲置房屋资源,建设、改造和经营各具特色的民宿。创新餐饮消费场景,鼓励打造一批具有时尚创意、文化内涵、多元业态的主题餐厅、庄园、农家乐,促进餐饮服务更加优质化、个性化、特色化,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加快建设“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深入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序恢复、开通省外直航;协调铁路部门增开列车班次,优化列车运行时刻,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协调推动客运公司优化公交线路布局,增开串联重点旅居村与旅游景区的特色公交线路,实现交通站点与景区、旅居村的无缝衔接;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重点旅居村道路拓宽、提级硬化等工程纳入年度交通建设规划,同步完善沿线道路景观亮化、环卫设施、旅游标识、观景平台、休息站点等配套服务设施。
四、关于“增强宣传推广”的建议
以新媒体扩大宣传范围,充分运用“文旅隆阳”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短、平、快”智慧宣传营销,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到保山寻一抹咖香”“秀一个保山给世界”等热门话题,有效提升“山高水长好在隆阳”的品牌形象和高黎贡山、小粒咖啡、南红玛瑙、国宝永子四大文化IP品牌知名度;以创新驱动宣传实效,设计制作隆阳咖啡手绘地图和《隆阳咖啡宝典》,策划推出中国旅游日“全城联动咖啡免费喝”活动、端阳花市“咖啡+生活”咖啡宝藏集市、“咖”比寻常旅婚活动、“有你必咖”系列活动,以咖啡品牌拓市场;先后赴上海、厦门、成都、江苏、长沙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营销推介活动,不断提升隆阳文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五、关于“重视人才培养”的建议
隆阳区教育体育局认真贯彻执行外来投资企业相关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出台惠企政策(1条),对招商引资企业相关人员子女就学,按属地管理和就近入学的原则,其子女入学与辖区居民子女入学享有同等待遇,并长期执行。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研究制定了《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的通知》,要求各旅游企业要高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线上培训工作,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并确保培训合格率不低于80%。通过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丰富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知识、提升服务能力、专业技能,促进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招商引资,聚集发展动能。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有力抓手,深耕资源禀赋,立足隆阳区的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以及文旅发展趋势,策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拓宽招商引资视野,通过节会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进产业融合有特色的企业,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做优做精。
(二)重视项目谋划,强化项目支撑。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谋划一批产业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通过衔接资金、沪滇帮扶资金、移民安置资金等政策性资金投入推动完善基础设施,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实施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持续推动世外乡村·勐赫小镇二期、世界咖谷项目等带动性强的项目有序实施。
(三)强化品牌创建,提升业态水平。积极创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金牌旅游村、最美乡愁旅游地等各类旅游品牌。以高A级旅游景区建设为引擎,带动全区景区串点成线,创建高A级旅游景区。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将非遗技艺、传统民俗、历史故事等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旅游项目与产品中,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创新文化旅游表现形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水平。
(四)创新宣传营销,聚力提升消费。深化与主流媒体、网络平台等合作,扩大隆阳文化旅游影响力;将隆阳区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业态串联成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秉持“以节促旅,以节兴旅”的思路,提高活动策划水平,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组织丙麻油菜花节、西邑桑葚节、咖啡文化旅游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
(五)强化人才培育,夯实发展根基。
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投身隆阳区文化旅游产业。深化校地协同,与保山学院、云南民族学院等高校合作,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将隆阳特色文旅项目转化为实践教学场景,打造“项目制”实习实训体系,学生可深度参与文旅项目的策划、运营、营销等全流程。联合开设非遗活化、文创开发、民族文化展示等特色课程,定向培育适配本土发展的专业人才。
衷心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