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隆阳区六届四次会议 第06040094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
- 115330015798377733/20250729-00016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7-29
关于对政协隆阳区六届四次会议
第06040094号提案的答复
瓦窑镇政协联络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点、线、面结合推进瓦窑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经商区农业农村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精准选点,打造核心亮点”的建议
瓦窑镇文旅资源禀赋优越,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交相辉映。有道人山、澜沧江等自然景观资源,也有赵锡光将军故居、老营李家大院建筑遗迹、马转弯战斗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还有道人山野苤菜、瓦窑黄焖鸡、老营驴肉等本地特色美食。同时,瓦窑镇地处保山、大理、怒江三州市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显著,沧江游轮、岔河露营等文旅产业已形成初步发展格局。为让这些沉睡的资源真正“活”起来,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聚焦资源内核,从开发、建设、保护多维度精准发力。在遗产保护领域,以隆阳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运用无人机航拍、高精度RTK设备测绘等先进技术,对瓦窑镇内老营李将军府的建筑格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赵锡光故居的历史细节,以及新发现的马转弯战斗遗址的地理信息等,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的数据采集。这些工作不仅为文物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扎实的资料支撑,更让滇西历史文化的脉络在精准数据中愈发清晰,为后续的深度研究与展示利用筑牢根基。
二、关于“以点带线,串联文化脉络”的建议
指导瓦窑镇科学谋划文旅项目,积极推动瓦窑镇文旅融合旅游环线项目纳入“十五五”文化旅游项目库,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持续完善旅游交通路网、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系统等基础设施,并同步提升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的标准化、品质化水平,全面增强区域旅游接待能力与游客体验感,为瓦窑镇文旅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为充分激活瓦窑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策划包装了坡脚村旅游开发项目、澜沧江旅游开发项目,深度呈现项目特色优势、发展潜力,为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吸引优质企业参与开发运营。
三、关于“连线成面,拓展旅游版图”的建议
以《隆阳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基础,指导瓦窑镇根据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坚持多规合一,相互融合、衔接,科学系统地编制发展规划,使村庄规划与总体旅游格局有效呼应,增强发展规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时,聚焦下麦庄、瓦窑码头等重点点位的精品化打造,串联周边自然风光与文化节点,形成“点上出彩、线上联动、全域开花”的旅游发展格局,进而辐射带动整个瓦窑镇旅游经济提质增效。
四、关于“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建议
充分利用“文旅隆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瓦窑镇文旅资源宣传片、精品美图、深度旅游攻略等优质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深度挖掘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红色历史资源,创新设计“生态观光+红色研学+民俗体验”复合型精品旅游线路,将马转弯战斗遗址、赵锡光故居、道人山、澜沧江游轮等特色景点有机串联,打造兼具红色文化与观赏价值的文旅品牌,持续提升瓦窑镇文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关于“多方合作,保障持续发展”的建议
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立足瓦窑镇生态、文化、自然资源禀赋,聚焦生态旅游、户外徒步、康养旅居、红色研学等新兴业态,精准策划包装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招商项目。强化与农业农村、林草、投促等部门协同联动,整合政策、资源、市场等要素,靶向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吸引优质社会资本注入,持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多措并举,深度挖掘瓦窑镇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与民俗风情资源,串联核心景点打造主题旅游线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加速项目落地实施,推动完善餐饮、购物、康养等配套功能,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衷心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