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01525698-1-/2021-0512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统计公报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5-12

隆阳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隆阳区统计局


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隆阳区各级各部门、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经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一、综合

初步核算,隆阳区实现生产总值3939616万元、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3726万元、增5.6%;第二产业增加值1442011万元、增长4.2%二产中,工业增加值713384万元、增长1.4%,建筑业增加值729403万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733879万元、增长6.0%预计人均生产总值4万元、增长4.0%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19.4:36.6:44.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2220469万元、增长4.9%,占GDP的比重56.4%

2020年,全区年末户籍人口94.6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1.80万人、占户籍人口的54.7%;城镇人口42.82万人、占45.3%,少数民族15.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6.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3.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跌16.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跌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9%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物价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0

食品烟酒

110.8

衣着

100.4

居住

100.7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3

交通和通信

94.9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0.4

医疗保健

99.3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2.9

说明:价格指数为保山市数据。

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12503个,开发公益岗位5775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020年招录公务员47人、事业单位人员280(含公开招聘、签约招聘、特岗教师招聘、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引进紧缺人才33人。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192314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590990万元,增长7.1%;林业产值39365万元,增长17.4%;畜牧业产值514519万元,增长3.1%;渔业产值13529万元,下降3.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3911万元,增长4.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2.27万亩,比上年增加1.2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92万亩,减少0.15 万亩;甘蔗种植面积5.15万亩,减少1.43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02万亩,减少0.05万亩,其中烤烟面积8.48万亩,增加0.03万亩;蔬菜(含食用菌)种植面积22.19万亩,增加0.8万亩;咖啡种植面积11.5万亩,减少0.08万亩;茶叶种植面积5.45万亩,减少0.13万亩;蚕桑种植面积7.27万亩,增加0.2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4.76万亩,减少0.02万亩;水果(含瓜果类)种植面积20.51万亩,增加4.78万亩。

202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9105.4

-1.3

 1、秋粮

42508.2

-1.7

    其中:稻谷

8188.4

-29.0

          包谷

29346.9

12.1

 2、夏粮

6597.2

1.0

    其中:小麦

1141.8

6.1

          蚕豆

1221.7

-0.8

             透心绿豆

767.3

1.7

          豌豆

499.2

-0.8

油料

1112.1

0.5

    其中:油菜籽

947.1

-3.7

甘蔗(万吨)

22.77

-17.2

烟叶

1394.9

-2.4

    其中:烤烟

1167.9

1.2

蔬菜(含食用菌)

45170.4

0.1

水果

15104.7

34.5

咖啡

1997.4

2.8

茶叶

236.8

-2.1

核桃

5907.7

0.4

蚕茧

222.1

19.9

生猪存栏(万头)

79.63

10.0

肥猪出栏(万头)

87.88

4.7

肉类总产量

9280.7

5.0

    其中:猪肉

7350.0

3.1

          牛肉

689.1

18.7

          羊肉

315.3

3.4

禽蛋

559.7

22.0

牛奶

75.0

-21.5

水产品产量

1220.0

0

说明: 粮食产量、生猪存出栏及猪肉产量数据为国家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核定反馈。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13384万元、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1.5%,制造业下降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9%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1.7%;股份制企业增长1.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1%;私营企业下降28.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4.5%,烟叶制品业下降0.7%,纺织业增长10.5%,木材加工业下降0.6%,工艺美术品制造业下降56.4%,塑料制品业下降1.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金属制品业下降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9%

202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单位

比上年增长%

水泥

万吨

217

3.5

钢材产量

176474

16.3

24405

-17.5

香料烟及其他晾晒烟加工量

25452

4.7

铅精矿

12872

63.3

锌精矿

27924

-1.3

铜精矿

4040

59.9

白厂丝

228

15.1

石墨电极

34821

-4.9

锂离子电池

万支

25185

8.3

服装

万件

191

66.9

咖啡

2843

-20.7

精制茶

5031

-14.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0803元、下降6.1%;利润总额61189万元、下降32.8%;资产总计4796228万元、增长19.1%;负债合计3209183万元、增长13.9%

全区年末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80个,平均从业人员4.3万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1464839万元,增长15.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3.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6.9万平方米。

2016-2020年隆阳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产值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15180万元、同比增长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0009万元、增长6.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6728万元、下降11.5%;金融业增加值183860万元、增长1.8%;房地产业增加值197950万元、下降12.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87271万元、增长20.4%;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63373万元、增长13.2%35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3264元、增长5.5%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运输总周转量651008万吨公里、增长16.2%,货物运输3035万吨,客运量686万人;航空运输总周转量5016万吨公里、下降47.2%,货邮运输量1318万吨,客运量97.7万人。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境内公路里程4952.6 公里,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201.4公里

全区年末拥有出租车450辆,公共电(汽)车273辆,公交路数24路,公共电(汽)车客运总量902.4万人次。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56117万元、同比增长34.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613万元、增长24.5%;电信业务总量835504万元、增长35.0%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9%。其中:产业投资增长46.0%,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0.2%,社会公共事业投资增长23.1%。在产业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8.6倍,工业投资增长26.0%,服务业投资增长8.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21.9%;办公楼投资增长9.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07.6%;其他投资增长95.3%

202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及增长速度

比上年增长%

投资额

-1.4

其中:住宅

-21.9

房屋施工面积

31.8

其中:住宅

19.6

房屋新开工面积

18.4

其中:住宅

-2.5

房屋竣工面积

-67.4

其中:住宅

-73.8

商品房销售面积

-42.0

其中:住宅

-49.6

商品房销售额

-38.9

其中:住宅

-50.2

七、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0976万元,增长1.6%。全区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类值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33.7%,新能源汽车增长25.3%,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7.1%

从经营单位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639669万元,下降3.0%;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1501307万元,增长3.7%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零售额1676781万元,增长1.5%;乡村零售额464195万元,增长1.8%

从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207971万元,下降6.6%;商品零售1933005万元,增长2.5%

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在统计的20大类商品中,十三增七降: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0.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8.9%,中西药品类增长27.1%,粮油、食品类增长19.5%,家具类增长17.5%,通讯器材类增长15.1%,五金、电料类增长13.9%,日用品类增长11.8%,饮料类增长10.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9.7%,书报杂志类增长4.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5%,汽车类增长3.3%。金银珠宝类下降37.8%,其他未列明商品类下降35.2%,烟酒类下降16.9%,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7.4%,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6.2%,化妆品类下降1.9%

八、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11634万元、同比下降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8016万元、增长0.1%,其中税收收入140164万元、下降5.8%;财政总支出901449万元、增长3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8517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8829万元、下降2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2189万元、增长11.4%,城乡社区支出32522万元、增长1.94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749625万元、下降0.0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124932万元、增长9.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756623万元、增长12.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28354万元、增长16.9%,中长期贷款余额3756802万元、增长10.8%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34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4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农村人均工资性收入5397元,增长4.9%;经营净收入5950元,增长9.8%;财产净收入194元,增长6.1%;转移净收入3313元,增长6.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41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4232元,增长1.8%;经营净收入5649元,增长3.6%;财产净收入5123元,增长15.7%;转移净收入6237元,增长1.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28.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3%

2019—2020年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从消费结构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684元,同比增长0.9%,其中:食品烟酒类支出6732元,增长23.5%;衣着类支出961元,增长5.3%;居住类支出7381元,增长6.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129元,下降6.1%;交通通信类支出3071元,下降23.7%;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2439元,下降14.7%;医疗保健类支出2636元,下降2.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支出272元,下降1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97元,同比增长9%,其中:食品烟酒类支出3458元,增长18.2%;衣着类支出445元,增长6.2%;居住类支出3319元,增长10.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支出807元,增长34.2%;交通通信类支出1668元,下降11.7%;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1140元,增长1.6%;医疗保健类支出1104元,增长8.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支出157元,增长39.4%

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6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4.1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6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8.3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13万人,发放失业救济金805万元;工伤保险参保5.08万人,共发放1342万元;生育保险参保2.83人,共发放1537万元。

全年共安排下拨灾区生活救济款515万元;年末共有优抚对象19680人,落实重点优抚对象6708人,全年共发放各类补助金5623万元。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区1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152995535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十、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

2020年,全区辖区内有各级各类学校623所。其中:小学268所,完全中学13所,高级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九年一贯制2所,初级中学23所,幼儿园28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小学教学点28个。

全区在校学生总数149503人。其中:小学在校生67772人,初中在校生30944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1005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54人,在校幼儿29528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4.04%,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3.2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37%

全区共有体育场馆6个,为省市体校输送人才11人。

全区专利授权量311件,其中:发明专利15发明专利拥有量48件。

十一、文化旅游和卫生

全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24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37.78万册(含电子书)。电视、广播覆盖率均为99.45%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64.92万人次、同比下降22.7%,实现旅游总收入60.27亿元、下降36.5%

2020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31个。其中:公共卫生机构3公立医院1监狱医院1民营医院2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乡镇卫生院19村级卫生室312个体诊所141卫生所、医务室21门诊部5个。实际开放床位4602张,其中公共卫生机构140张,公立医院738张、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1886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20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65人,注册护士2610共有乡村医生989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煤炭消费量30.71万吨,同比下降7.4%;天然气消费量101.94立方米,增长17.4%;电力消费量14.68亿千瓦时,增长2.6%。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6%

全年水资源总量19.47亿立方米。年降水量821.9毫米年平均气温17.9度,年日照时数2116.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4%,年平均风速1.7/秒,极大风速26.6/秒,年最多风向为南风;全区用水总量32455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683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不含自备水源)11.4万立方米/日,自来水用水普及率97.66%。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发现矿床(点)377处,矿产57种。据初步探查,预测资源量:铁矿石0.16亿吨;铜金属5.27万吨;铅锌金属121.76万吨;金金属105.48吨。

全区森林面积318024.4公顷,森林覆盖率65.56%,森林蓄积量2484.2万立方米。全年营造林任务完成率100%,森林火灾受害率0.003‰,自然湿地保护率57.79%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2%,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63天,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19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达标率60%;城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4.5万吨/日,处理率92.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区面积38.02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1293.93公顷,城市绿地率3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3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92%

2020年,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92起,较上年同期减少52起,下降36.1%;死亡23人,减少3人,下降11.5%;受伤3人,减少2人,下降40%。分行业看:道路交通事故14起,较上年同期减少5起,下降26.3%;死亡15人,减少8人,下降34.7%;受伤3人,减少2人,下降40%。工矿、商贸企业事故8(其中:建筑企业7起,增加5起;非煤矿山1起,增加1起),较上年同期增加6起,增长300%;死亡8人,增加6人,增长300%;受伤0人,同比持平。火灾事故70起(直接经济损失22.97万元,过火面积11511.7㎡,不含森林火灾),较上年同期减少53起,下降43.0%;死亡0人,减少1人,下降100%;受伤0人,同比持平。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等相关数据会在普查公报中进行发布,统计公报仅发布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人口数据,人均GDP指标根据常住人口预计数计算得到。

4. 公报中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