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01525698-1/20220630-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统计局
公开目录
统计公报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06-30

隆阳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隆阳区统计局

2022418


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隆阳区各级各部门、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经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隆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19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2160万元8.7%;第二产业增加值1451494万元,下降6.2%二产中,工业增加值806223万元增长1.1%建筑业增加值646402万元下降13.5%);第三产业增加值1878277万元增长8.4%。人均生产总值4.66万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20.9:34.5:44.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2395762万元增长3.4%,占GDP的比重56.9%,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9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1.6万人;城镇人口38.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2.94%。分年龄段看,015岁人口16.9万人;1659岁人口57.7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5.8万人。出生率为7.97,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0.89

年末户籍人口94.7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1.7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54.66%;城镇人口42.94万人户籍人口的45.34%,少数民族15.4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6.3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

202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物价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9

食品烟酒

97.4

衣着

100.0

居住

100.3

生活用品及服务

99.8

交通和通信

103.1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0.9

医疗保健

99.9

其他用品和服务

99.3

说明:价格指数为保山市数据。

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15050个,开发公益岗位830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4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全年招录公务员50事业单位人员83人,引进紧缺人才31人。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2857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农业产值676655万元,增长9.8%;林业产值48271万元,增长9.9%;畜牧业产值509566万元,增长12.1%;渔业产值16161万元,增长0.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5124万元,增长12.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2.31万亩,比上年增加0.0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75万亩,减少0.17万亩;甘蔗种植面积4.44万亩,减少0.71万亩;烟叶种植面积9.5万亩,减少0.52万亩,其中烤烟面积8.73万亩,增加0.25万亩;蔬菜(含食用菌)种植面积24.41万亩,增加2.22万亩;咖啡种植面积11.53万亩,增加0.03万亩;茶叶种植面积5.34万亩,减少0.11万亩;蚕桑种植面积7.25万亩,减少0.0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4.9万亩,增加0.14万亩;水果(含瓜果类)种植面积23.39万亩,增加2.88万亩。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

粮食

49296.9

0.4

1. 秋粮

43078.4

1.3

    其中:稻谷

7346.2

-10.3

          包谷

30909.0

5.3

2. 夏粮

6218.5

-5.7

    其中:小麦

934.6

-18.1

          蚕豆

1351.5

10.6

             透心绿豆

800.2

4.3

          豌豆

556.5

11.5

油料

1071.2

-3.7

    其中:油菜籽

901.5

-4.8

甘蔗(万吨)

19.55

-14.1

烟叶

1299.1

-6.9

    其中:烤烟

1194.1

2.2

蔬菜(含食用菌)

51746.7

14.6

水果

20442.8

35.3

咖啡

1968.3

-1.5

茶叶

245.8

3.8

核桃

6618.5

12.0

蚕茧

376.5

69.5

生猪存栏(万头)

85.33

7.2

肥猪出栏(万头)

99.83

13.6

肉类总产量

10209.2

10.0

    其中:猪肉

8005.7

8.9

          牛肉

694.1

0.7

          羊肉

333.6

5.8

禽蛋

472.0

-15.7

牛奶

75.8

1.1

水产品产量

651.0

1.0

说明: 粮食产量、生猪存出栏、猪牛羊肉产量及禽蛋产量数据为国家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核定反馈;水产品产量2020年对比基数为市农业农村局衔接核定反馈。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比上年增长0.8%股份制企业增长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2私营企业下降4.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6.2%制造业下降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12.6%烟叶制品业下降19.2%纺织业下降4.8%木材加工业增长0.9%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增长11.1%塑料制品业增长27.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1.2%金属制品业下降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2%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单位

比上年增长%

水泥

1615975

-25.7

钢材产量

232056

31.5

18966

-22.3

香料烟及其他晾晒烟加工量

18680

-30

铅精矿

9100

-29.3

锌精矿

22906

-18.0

铜精矿

4979

23.2

白厂丝

133

44.5

石墨电极

32297

-7.3

锂离子电池

万支

25774

2.3

服装

万件

316

64.7

咖啡

21883

-10.3

精制茶

1971

3.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76亿,比上年增长3.8%;利润总额4.9亿下降21.8%;资产总计513.64亿下降0.7%;负债合计334.55万元下降0.7%

全区年末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88,从业人员3.1万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1563273万元,比上年增长6.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6.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8.2万平方米。

四、服务业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83469万元,比上年增长1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4790万元增长2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5166万元,增长14.4%;金融业增加值189256万元增长3.4%;房地产业增加值220948万元,增长2.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04195万元增长10.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69428万元增长4.0%47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8484增长27.0%,其中纳入GDP核算的重点行业(27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1652万元,增长32.6%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运输总周转量87711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2%,货物运输3807万吨,客运量531万人;航空运输总周转量5091万吨公里增长1.5%,货邮运输量1708吨,客运量101.6万人。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境内公路里程5083公里,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232公里

全区年末机动车拥有量401500辆。其中,汽车类150238辆,摩托车类244585辆,拖拉机类6033辆,挂车类232辆。年末拥有出租车450辆,公共电(汽)车273辆,公交线路25,公共电(汽)车客运总量882万人次。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89699万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316万元增长8.3%;电信业务总量1067383万元增长27.8%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28.9%,其中民间投资下降20.6%建安工程投资下降24.8%三张牌投资下降38.6%数字经济投资增长3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05.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2.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6.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43.7%。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36.3%办公楼投资下降62.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65.0%其他投资下降48.6%

202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及增长速度

 

比上年增长%

投资额

-43.7

其中:住宅

-36.3

房屋施工面积

8.0

其中:住宅

6.3

房屋新开工面积

-94.3

其中:住宅

-91.0

房屋竣工面积

5.5

其中:住宅

-62.6

商品房销售面积

-18.0

其中:住宅

-16.3

商品房销售额

-28.9

其中:住宅

-26.1

七、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2661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增速较上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在全市五县(市区)中总量1,占全市的比重达50.0%

从经营单位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750296万元,比上年增长15.7%;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1762365万元,增长18.1%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零售额1959668万元,比上年增长17.4%;乡村零售额552993万元,增长17.2%

从消费类型看,餐饮收入262215万元,比上年增长25.1%;商品零售2250446万元,增长16.5%


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比上年增长17.3%,新能源汽车增长1.7倍。在统计的20大类商品增速呈十三增七降,零售额占比前三的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分别增长42.2%下降2.1%增长6.4%。吃穿用类增长10.4%

八、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100,比上年下降7.0%其中税收收入116740下降1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3252下降28.8%,其中,教育支出114500万元,增长0.1%;卫生健康支出64581万元,下降2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403万元,下降36.4%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104653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351617万元增长7.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249345万元增长10.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23127万元增长10.2%中长期贷款余额4156314万元增长10.6%

全年保险公司保险保费收入17317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财产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57668万元,下降2.0%;寿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115502万元,增长13.0%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0元,比上年增长9.7%。按常住地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5元,增长9.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53元,增长9.0%

全体居民消费支出18412元,比上年增长11.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350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440元,增长11.1%

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8.1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6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3.45万人。养老保险参保57.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3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9.0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39万人,发放失业救济金587万元工伤保险参保6.55万人,共发放1054万元生育保险参保3.01人,共发放1113万元。

全年共安排下拨灾区生活救济款1193万元;共落实重点优抚对象6754人,全年共发放各类补助金5335万元。

全区纳入享受城市低保37395529人,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813.6万元纳入享受农村低保1884635256人,全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1587.5万元;纳入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有22402574人,全年累计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3034.7万元

十、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年末辖区内(含市直)有各级各类学校620所。其中小学253完全中学13高级中学2十二年一贯制1九年一贯制2初级中学21幼儿园300教师进修学校1特殊教育学校2小学教学点25个。

全区在校学生总数151212人。其中小学在校生67316初中在校生32294普通高中在校生20935特殊教育在校学生276在校幼儿30391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4.09%,小学升初中升学率104.9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99%

全区共有体育场馆6个,为省市体校输送人才14人。

全区专利授权量488件,其中发明专利22发明专利拥有量67件。

十一、文化旅游和卫生

全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24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6.85万册(含电子书)。电视、广播覆盖率均为99.45%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1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6%实现旅游总收入128.91亿元,增长1.1%

全区年末辖区内(含市直)共有卫生机构数550个,实有床位数7389张,卫生技术人员数8540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670人,注册护士4429人。共有乡村医生997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原煤消费量25.45万吨,比上年下降18.0%;天然气消费量56万立方米,下降46.0%;电力消费量14.52亿千瓦时,下降3.1%。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7%

年降水量892.1毫米,年平均气温17.0度,年日照时数2164.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9%,年平均风速2.3/秒,极大风速22.4/秒,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全区用水总量34042万立方米,供水管道长度719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不含自备水源)12.6万立方米/日,自来水用水普及率97.66%

全区森林面积318024公顷,森林覆盖率65.56%,森林蓄积量2473万立方米。全年营造林任务完成率100%,森林火灾受害率0.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8.02%自然湿地保护率56.62%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7%,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达标率85.7%;城市生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9.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9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区面积38.1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1316公顷,城市绿地率3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3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50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37%

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50,比上年增长63.0%死亡21下降8.6%受伤7增长133.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0下降28.5%死亡10下降33.3%;工矿、商贸企业事故7下降12.5%死亡11增长37.5%;火灾事故133起(直接经济损失884.1万元,过火面积8242.6㎡,不含森林火灾)增长90%




1. 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 公报中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