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金鸡乡中心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 索引号
- 01525762-6-/2020-0502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金鸡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0-05-02
隆阳区金鸡乡中心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2019年11月15日六届二次教代会讨论通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让每一位教师守初心、担使命,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实施方案正常、深入、持久、高效的开展,并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要求,成立提高教学质量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俊伟
副组长:刘伟燕
成 员:陈晓明、冯 菲、苏 钦、刘从锐、陈美艳、
潘治涛、林 娟、於立春、陈晓玲、蔡 伟、
王 静、罗云平、杨 澜、万志华、张洪嵇
二、具体目标
1. 使全体教师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发展观,以超常的思维、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措施、扎实的作风、严格的督查,有力地推进提质工作,进一步完善提高教学质量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促使学校管理上台阶,教学质量上水平。
2. 从2020年起,无论是抽测还是统测,在坝区片排名第一,全区排名第九。各完小及各学科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均达到目标,各项目标均下发到各校。
三、工作措施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结合学校办学实际,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教师“质量强校”的长远认识。大力推进、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做法:中心学校在教师的集中学习会议上,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文件及政策,突出“教学质量”这一主题。在履职晋级、评优评先等中体现“教学质量”这一主体。
(二)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1. 结合学校实际及教改现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用制度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教学。
做法:重新梳理各种制度,整理后下发到校,让每一名教师明确职责和任务。
2. 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将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名教师,抓好制度的落实。
做法:各完小及中心学校通过定期、不定期到校落实制度的执行情况。
3. 严格考评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
做法:把制度执行情况的结果运用到各校的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
(三)抓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1.计划重落实。要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杜绝假、大、空。突出抓好计划的落实,力戒流于形式。
2.课标重解读。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读,把“目标要求”熟记领悟,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3.教材重研读。引导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材中如何体现,准确把握编者意图,深挖教材、用好教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4.备课重实效。备课要准确定位学生、定位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定位学法指导教学设计的撰写做到“书写整洁、眉目清晰、环节详实、进度超前、着眼反思”。
5.课堂重效益。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着力构建“志鼎课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6.作业重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各科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作业要精选精编,认真批改,讲评到位,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评。
7. 辅导重成效。结合本班本学科学生掌握情况,利用课余及辅导课时间进行整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撰写个别辅导记录。
8. 测试重分析。组织期中、期末测试,让科任教师分析近三年的试卷,出一份有质量的试卷,结合测试的结果,主要围绕数据分析、存在问题、措施建议三方面进行学科质量分析。
做法:
1. 以中心学校教导处牵头,不定期到校,查看学生的作业,询问教师辅导情况及家访情况,及时指导,再次落实和督导。
2. 中心学校工作人员分为5个组,开展“优课”评比活动。查看教师备课情况,提出有效的建议。要求各校的优课率为80%,在目标管理考核中占4分,得分方式为4除以80%再乘各校实际优课率。
3. 组织开展教学业务展评活动,通过互相学习,评比优秀师生及学校,树立榜样,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4. 建立各学科的题库,让教师出一份试卷,共享在工作群了,通过测试——讲解——再测试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化成能力。
5. 组织乡级各学科的模拟测试。
6. 各学校教导处通过月考评检查的方式夯实教学常规,并利用教师例会及时将存在的问题予以反馈,在教导主任的指导下整改。此项考核结果运用到教师年终履职考核中,占40%。
(四)抓活教研活动,以活动为提质奠基
1. 校级层面:紧紧围绕校本教研 “10个一”开展活动,即:读一本好书,上一节优质课,举办一次课赛,做一件高质量课件,写一篇论文,做或听一次讲座,访一次兄弟学校,开办一次论坛,带一位徒弟或拜一位师父,出一本教研专辑。
2. 乡级层面:每学期中心学校组织不低于4次的活动。确保“五定三掌控”: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主题、定承担人;掌控好活动的组织关、掌控好过程的研讨关、掌控好成果的应用关。一是研讨课活动。二是示范课活动,由骨干教师、到乡外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学习的教师承担,执教教师将自己在构建“生态课堂”中取得的经验或向他人学习到的经验通过课堂教学及专题交流辐射到全乡,提高教师的素养。三是经验分享会。组织教师进行复习经验及班级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构建复习课的“生态课堂”。四是竞赛课活动,中心学校结合构建“生态课堂”中的难点,确定课赛主题。坚持每年一次乡级课堂教学竞赛,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研讨的平台,坚持面向不同年龄层面的教师,采用台上是选手,台下是评委的方式,提高教师互相学习,自我反思的效果。
3. “手拉手”结对活动。一是教师之间的师徒结对,做好传、帮、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二是学校之间的结对,全乡7所完小,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结成对子校,主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参与教师结合“生态课堂”的创建进行交流、研讨,对存在的共性的问题研究解决的策略。三是与外乡镇学校(保山学院教育学院、永盛中心学校、永昌中心学校、瓦房中心学校)结成对子,为我校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4. 在学生中开展了作业展评、口算比赛、解决问题竞赛、汉字听写竞赛、古诗词竞赛、各级习作竞赛、课外阅读分享等活动促进他们各种能力的提高。
(五)抓实课题研究,为提质助力
1. 把课题研究与“生态课堂”的创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让课堂教学教研化、教研活动课题化。
2. 每年申报10%以上的区级微课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师研究的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3. 开展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充分发挥研究成果在“生态课堂”的创建中助推器的作用。
4. 组织教师参加区、市、省、国家级的论文、课件制作、案例评析等评比活动,教师们把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成果通过不断修改、完善,积极参与评比活动或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六)运用好教学成绩,激发教师积极性
1. 在绩效考核中,教学成绩必须占40%。
2. 在《金鸡乡中心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教学成绩为24分,按统测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评定此项得分:优秀率4分,及格率8分,平均分8分,名次4分(第一名4分,每相差一个名次减0.5分)。
3. 教育教学成绩乡内排名居中下水平者不得参与区级及以上评先评优,教育教学成绩校内排名居中下水平者不得参与校级评先评优。
4. 每年统测后,每个学科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综合不达标的倒数1位教师参加由中心学校组织的教学培训,培训合格的新学期上岗,不合格的除在原岗位完成工作外,到本乡外校跟班学习。
5. 对职业倦怠感浓,工作积极性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诿、拖沓等此类教师由各支部推荐上报金鸡乡中心学校党总支,总支组织约谈。
6. 由于本乡教师已超编,凡有外出支教任务,由违反第4、第5条的教师进行承担。
隆阳区金鸡乡中心学校
2019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