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芒宽乡组织开展以转移为主题的防汛演练实施方案

索引号
01525777-3-/2022-0530112
发文机构
隆阳区芒宽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05-30

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芒宽乡  

组织开展以转移为主题的防汛演练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  

  《芒宽乡组织开展以转移为主题的防汛演练实施方案》经乡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       

20225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芒宽乡组织开展以转移为主题的防汛演练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建立特殊群体洪涝灾害临灾转移工作机制的通知》(云防汛办〔202214号)、《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云防汛办〔202215号)、《隆阳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印发<2022年隆阳区防汛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的临灾转移工作,确保防汛应急救援工作不留言区、不留死角,结合芒宽乡实际,建立健全特殊群体洪涝灾害临灾转移工作机制。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以突发性、多发性和持久性的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为重点,全面深入开展芒宽乡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乡所有自然村范围内深入开展排查、宣传、演练等工作,形成群众熟悉、参与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芒宽乡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达到地质灾害早预防早疏散,坚持零伤亡,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标。  

三、组织领导  

为全面加强芒宽乡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立芒宽乡2022年度深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陈玉佳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乡党委书记  

李永先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顾德祥   乡党委委员、乡人大主席  

杨智斌   乡党委副书记  

朱淑娟   乡党委副书记(挂职)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角剑男   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杨国华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张云霞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赵志刚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王志显   副乡长、派出所所长  

王福道   副乡长  

翟旭明   副乡长  

  朱梦杰   党政办主任  

孙木元   交警中队队长  

余德元   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朱绍祥   乡水利工作站站长  

彭德祥   安监站站长  

李雪刚   村规办主任  

黄加本   兽医站站长  

高泰平   林业站站长  

陈增雄   自然资源所所长  

祁福龙   司法所所长  

    财政所所长  

郑学军   卫生院院长  

    计生办主任  

吕正聪   民政办主任  

王明成   劳保所所长  

   供电所负责人  

木正梅   移动通讯负责人  

寸红敏   电信通讯负责人  

15个村(社区)党(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水利工作站,由王福道副乡长任办公室主任,彭德祥、陈增雄、朱绍祥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置芒宽乡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治演练日常事务。  

四、工作措施  

(一)开展大排查,摸清安全隐患底数  

一是隐患排查。在全乡所有范围内,开展以自然村为单位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隐患点、河道险工险段沿线村庄,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自然村村庄内低洼地等安全隐患,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确定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措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坚决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二是特殊人员排查。以自然村为单位对辖区内受防山洪、内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孤寡老人、伤残人士、留守儿童、涉疫人员等特殊人群,逐一进行排查登记,填写《村(社区)特殊群体转移台账》(附件1)。村(社区)构建特殊群体防汛转移工作组,明确转移责任,并以户为单位确立至少一名包户转移对接责任人,明确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区。此项工作须于531日前完成上报乡防汛办公室。  

(二)加强预防,防范地质灾害、山洪灾害发生  

一是加强巡查员培训。由乡水管站站长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所以自然村汛期防灾减灾巡查员,村(社区)负责人参加培训,重点培训简易监测措施、灾前报警措施、紧急避让措施、灾前前兆现象分析、巡查记录填写等,通过培训让巡查员做到“四应会”(应会识别灾害发生前兆,应会使用简易监测方法,应会对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和初步判断,应会指导防治和应急处置)。二是加强值班值守。15个村(社区)要建立地质灾害、山洪灾害值班制度,排出值班表,按照值班制度进行值班值守。三是加强预警机制。各自然村汛期防灾减灾巡查员雨天保持监测、巡查,必须做到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巡查过程中主要观测异常降雨、地面开裂、土体蠕动、树木倾斜、山洪暴涨、异常惊响等灾害前兆和诱发因素,一旦发现临灾前兆立即报告,立即转移群众至安全地带。  

各村(社区)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应急演练,以转移人员为主题开展,全面深入开展应急演练并要求所有农户必须参加,各村(社区)安排所属辖区内自然村演练时间,于62日前完成演练,填写《自然村人员转移避险应急演练时间计划表》(附件2),于530日之前上报乡防汛办公室。各自然村按时完成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将各自然村应急预案(结合各村(社区)实际编写,落实好“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五个关键环节工作)、自然村应急演练方案(具体实际可操作性)、演练照片(至少5张)、演练总结、演练签到表于62日前报乡防汛办。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的地址灾害、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并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乡村两级容不得一点马虎。只有严格贯彻落实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各项要求,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认真抓好落实  

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涉及内容的,包括隐患点排查、监测员更换、群众宣讲、应急演练等多项工作,且时间紧任务重,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要认真学习工作方案,将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一项一项对照抓好落实,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关工作。  

(三)严守工作纪律  

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巡查机制,确保做到地质灾害点、山洪灾害点雨天巡查不断,发现情况及时预警及时报告,把防治工作做早做足。  

  

附件:1.《村(社区)特殊群体转移台账》  

         2.《自然村人员转移避险应急演练时间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