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索引号
01525707-9/20250428-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绩效自评报告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5-04-28

2024年度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能。

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有关工作要求。主要职责是:

1)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的“三农”工作发展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贯彻执行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有关法律法规指导农业综合执法,承担法律法规明确的执法职责。参与涉农的相关政策措施拰订

2)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指导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3)负责实施农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拟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措施。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

(4)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工作。牵头开展防止防贫监测和帮扶,组织起草乡村振兴帮扶规划和方案。组织开展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过渡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考核评估工作。研究提出各级财政下达和安排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资金分配建议方案并指导、监督资金使用,推动乡村振兴帮扶产业发展。承担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有关工作,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5负责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工作,推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培育、保护农业品牌,做强做优高原特色农业。组织农业会展,促进招商引资,提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的建议。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6)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推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负责渔政渔港监督管理。

7)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参与拟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8负责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9)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拟订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地方标准并监督实施拟订种业振兴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兽医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指导全饲料行业、奶业健康发展和奶站标准化建设。

10)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内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按规定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

11)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提出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编制中央和省、市投资安排的农业投资项目建设规划,提出农业投资规模和方向、扶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项目的建议。按政府规定权限审批农业投资项目实施方案,负责农业投资项目资金安排和监督管理。

12研究提出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并推动落实。参与指导农业产业科技进步,配合推动农业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13)指导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高素质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14)牵头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工作。按规定权限承办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对外交流合作,具体执行有关农业援外项目。负责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和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涉及隆阳农业农村的有关工作。

15)完成委、政府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16)职能转变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要紧紧围绕统筹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的“三农”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

①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压实各方责任,过渡期内保持有关帮扶政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总体稳定,项目资金相对独立运行管理,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②加强对全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统筹推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树立大食物观,推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农产品保数量、保质量、保多样,保障食物供给安全。

④协同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技术攻关、技术集成、适用技术推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产业体系创新体系融汇、农科教产学研融通,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立足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⑤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相关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推动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发展,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协同保护和产业培育体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防、严管、严控质量安全风险,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17)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

与保山市隆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职责分工。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后,由保山市隆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动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两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追溯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和工作衔接,行成监管合力。

18)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根据本规定所明确的主要职责,编制权责清单,逐项明确权责名称、权责类型、设定依据、履责方式、追责情形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办事指南、运行流程图等,进一步优化行政程序,规范权力运行。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隆阳区农业农村局系统现下设10个独立核算单位: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本级)、保山市隆阳区农机推广和服务中心、保山市隆阳区土壤肥料和植保植检站、保山市隆阳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保山市隆阳区水产工作站、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保山市隆阳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站、保山市隆阳区农村经营管理站、保山市隆阳区扶贫服务中心、保山市隆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2024年末,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6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11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9人),事业人员224人。

行政人员:2024年年末在职行政职工60人,其中隆阳区农业农村局51人,隆阳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9人。

行政人员变动情况:隆阳区农业农村局51人,调入4人,调出2人,退休3人;隆阳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9人,调入1人。

事业人员:2024年年末在职事业人员224人,其中保山市隆阳区农机推广和服务中心18人,保山市隆阳区土壤肥料和植保植检站17人,保山市隆阳区水产工作站10人,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74人,保山市隆阳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站12人,保山市隆阳区农村经营管理站11人,保山市隆阳区扶贫服务中心28人,保山市隆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54人。

事业人员变动情况:保山市隆阳区农机推广和服务中心18人,调入4人,退休6人;保山市隆阳区土壤肥料和植保植检站17人,调入9人,退休1人;保山市隆阳区水产工作站10人,调入1人;保山市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74人,调入62人,退休2人;保山市隆阳区扶贫服务中心28人,调入24人,调出2人;保山市隆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54人,调入40人,退休5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产出指标设立情况: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0元,稳定粮食生产面积102万亩,保障粮食产量50万吨,完成各级考核任务;效益指标设置情况: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底线,稳定“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满意度指标设置情况:受益群众满意度>80%。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年初预算数63,434,681.30元,预算调整数521,701,603.09元,预算执行数359,684,301.08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1.强化预算收支管理。在部门预算编制上,人员经费遵循定员定额的原则进行编制核算;公用经费分类分档,按定额标准进行编制核算;在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牢固树立“无项目,不预算”“无项目,不支出”的理念,切实做好预算项目储备,按照零基预算办法规定的项目排序原则,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项目预算。同时,根据“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经费支出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资产的配置严格政府采购,按照预算科目和项目资金的规定使用财政资金,保障部门整体支出的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财务规范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项目资金严格执行《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各项支出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组织过程

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根据《保山市隆阳区财政局关于2024年度区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隆财预〔2025〕2号)文件要求,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部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由局本级牵头,其他单位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保障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绩效指标征集、绩效目标责任分解、绩效运行分析研究、绩效结果运用、绩效整改反馈等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形成涵盖全面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绩效管理规范运作方式和管理体系,并认真抓好落实。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确保项目绩效自评严格按照工作方案有序进行。认真准备相关资料,深入客观进行分析评价,在各项目分工自评的基础上统一分类汇总,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绩效自评工作。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按照绩效目标设定,部门的职责设定符合委、政府所赋予的职责,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中长期规划、工作目标任务有效衔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明确、清晰,细化、可衡量。

1.履职效益明显方面:2024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区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目标,聚焦重点任务,着眼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2.预算配置科学方面:一科学预见,统筹安排,确保资金使用有计划、有安排,预算编制按逐年实施情况,进一步优化,达到更加合理完善。二确保运转的基本支出得到足额保障,合理合规使用。三逐步保障重点项目支出合理安排。四是严控行政运行成本,严格遵守编制和人事管理规定,严控人员支出,严控日常运转经费使用,在日常办公、资产使用、 公务出差等从紧从严。

(二)过程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财政资金调度困难,项目资金拨付率较低;严控预算调整,加强项目资金的指导、监督。

2.预算管理规范:为强化部门整体支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建立节约型机关,开展了大量工作,行政效能显著。具体包括:一是适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制度进行增补修订,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完善。二是严格落实制度的执行,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三是严格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政府采购等有关规定,政府采购目录内的货物与服务全部按要求实施了政府采购,确保了支出管理流程、审批手续的完整。四是通过学习、培训,强化了会计核算工作。五是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部门、单位财政预决算信息。

(三)产出情况分析

(1)做实“粮食安全”底线文章。一是确保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增不减。坚持党政同责,将粮食生产纳入区级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全面落实关键措施,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4.97万亩,完成市级下达102.33万亩的102.58%,完成粮食产量50.79万吨,完成市级下达49.11万吨的103.42%。二是切实推进重点工作。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做好167330户、1619723.4597亩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目前6282万元补贴资金全部完成兑付。强化基础保障。争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有序推进2023年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万亩,总投资3亿元,目前,已新建高标准农田5.3万亩。健全完善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对反馈疑似“大棚房”问题线索和省级推送疑似图斑进行100%核查、处理,有效防止“大棚房”问题回潮反弹。扎实推进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住宅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完成排查省级下发的三批次图斑共302个,自主排查并录入调查系统图斑98个(涉及14个乡镇,占耕25.64亩,其中占基本农田7.45亩)。

(2)做强“现代农业”发展文章。一是抓实特色产业。巩固咖啡面积11.8万亩,预计产量2.1万吨,同比增长5%实施“百村千头”肉牛养殖工程,用好用活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预计生猪存栏84.36万头,同比增长4.8%;预计肥猪出栏11.64万头,同比增长6%;预计牛存栏17.95万头,同比增长3.1%;预计牛出栏6.15万头,同比增长6.4%。预计羊存栏22.17万只,同比增长2.5%;预计羊出栏18.29万只,同比增长3.02%;预计家禽存栏229.3万只,同比增长3.6%,预计家禽出栏477.6万只,同比增长6.9%。大力发展冬春蔬菜和水果产业,种植蔬菜25.23万亩、预计产量55.25万吨,同比增长6.5%;水果面积24.16万亩,预计产量26.32万吨,同比增长6.3%潞江芒果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水产品2.2万亩,预计产量7350吨,同比增长3.4%,产值1.7亿元,同比增幅1.76%。开展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2000亩,辐射带动28000亩,实现产量900吨,产值3600万元;固牢烟草产业发展,烤烟面积9.55万亩,收购烟叶26.4万担,实现总产值45458.49万元、同比增长0.57%,烟叶税10000.87万元、同比增长0.57%。香料烟面积0.72万亩,收购香料烟2.15万担,实现总产值2886.65万元、同比增长52.53%,烟叶税635.06万元、同比增长52.53%。雪茄烟种植面积1400亩,收购鲜烟叶1530.03吨,实现总产值962.41万元,烟叶税211.73万元。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94.57亿元,增长3.5%。二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依托现代农业数控中心,持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1234”路径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得到《农民日报》园区建设版刊文点赞。为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按照“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研究制定了《隆阳区水肥一体化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4年计划建设36184亩,目前已建成35100亩,预计12月底项目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三是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收集保护水稻、玉米、蚕豆、麦类、油菜、薯类、芋类、保山青姜等种质资源200余份;依托农业科技示范粮油作物基地,育成“保山透心绿蚕豆01号”、国标三级优质米品种“隆科16号”、优质香软米品种“隆科21号”等新品种,示范面积1.5万亩,带动产业发展10万亩以上。主要粮油作物良种推广率达97%。

(3)做足“农民增收”致富文章。一是抓实助农增收。聚焦重点、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村居民种养水平,提升产出效益,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全面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确保转性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户。扎实推进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建立,确保巩固脱贫成果取得实效。全区参与“双绑”的龙头企业4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76个,绑定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17693户,绑定有产业发展条件的监测对象3819户,“双绑”覆盖率达到100%。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区349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511.14万元,村均15.79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20个;2024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137.35亿元,可比增长3.5%,预计完成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0元,增长7.5%。二是抓实脱贫人口增收。依托产业发展、稳岗就业、金融帮扶、兜底帮扶等增收措施,制定帮扶方案,围绕产业发展促增收“六个一批”、稳岗就业促增收“六个一批”等工作重点,实现脱贫人口稳定持续增收。2024年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前三季度人均纯收入13842.81元,同比增长11.7%。

(4)做好“脱贫攻坚”巩固文章。一是抓实动态监测帮扶。区、乡、村联动按月开展监测预警,针对性开展产业就业、教育、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帮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目前,全区有脱贫户2142794401监测对象550118412其中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87334人,截至目前监测对象累计已消除风险333812586人,风险消除率68.36%。多渠道助农增收。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2个三年行动,发展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全面落实惠民补贴政策,巩固利益联结机制,全年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0元、增7.5%,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9224.41元、增14%。三深化闵隆两地合作。积极探索“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合作模式,新增引导4家具有上海背景企业在隆落地投产;2024年获批上海市、闵行区对口帮扶项目资金4075万元,实施项目11个,其中,上海市对口帮扶项目5个、3310万元闵行区(含街镇)对口帮扶项目6个、765万元。

(5)做优“发展基础”投资文章一是扩大农业农村投资。围绕目标、深挖潜力,2024年预计完成投资4.4亿元。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入德宏盛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开展数字蓝莓种植,推动云南隆润数字产业有限公司1.36亿元隆阳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项目、深圳市朗坤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00万元隆阳区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项目开工建设。谋划种业、蔬菜种植、果蔬加工、咖啡一二三产融合类项目18个。三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持续推进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目前实有农业企业3492户,培育龙头企业20户,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41户。2024年,预计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8:1。

(6)做美“乡村建设”文明文章。一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结合地域特点,选择适宜模式,高效推进改建农村卫生厕所。全面完成上级下达农村卫生户厕改建2000座、自然村卫生公厕改建60座任务,截至目前,全区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0.97%。二是实施绿美乡村建设。重点建设省级绿美乡镇3个,省级绿美村庄5个,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共完成绿化面积7.80万平方米、植树3.74万株、建设小花园201个、小菜园1283个、小果园58个三是推进“千万工程”创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结推广浙江“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点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提升村为目标,完成潞江镇新寨村、河图街道大官庙社区、辛街乡小田坝村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完成芒宽乡勐古村、板桥镇青莲村等245个乡村振兴“提升村”建设。

(四)效果情况分析

1.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针对本部门绩效自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本部门后续项目和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2.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了解资金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支出规模是否适当,促进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农村局各股室及下属站所增强责任和效益观念,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果,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3.强化评价结果在项目申报和预算编制中的有效应用,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将绩效理念融入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根据本次绩效评价情况,存在预算绩效申报时,编制的绩效目标不具体,绩效目标未完全细化,未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部分绩效指标不清晰、可衡量性差。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预算绩效申报时,需相关业务处室将全年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目标,并尽量采取定量的方式制定清晰、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绩效自评结果对被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完成的程度和存在问题与建议加以综合分析,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建立健全项目绩效目标,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通过开展绩效自评,项目实施结果与部门绩效目标吻合,实现了履职效益明显、预算配置科学、预算执行有效、预算管理规范等方面都达到了预算编制时设定的目标要求。通过项目的实施,我部门以各项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运用科学的考核方式,引导广大干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逐步建立加强党建的长效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干部队伍作风持续转变。提高部门履职能力,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全年工作的顺利完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绩效自评工作中树立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定程序,评价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绩效自评工作由计划财务股牵头,项目实施部门负责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配任务具体组织实施。绩效自评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绩效自评工作中要性的认识,将绩效自评思想融入工作细节,争取事半功倍,强化绩效自评结果运用,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为预算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绩效自评工作中树立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定程序,评价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绩效自评工作由计划财务股牵头,项目实施部门负责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配任务具体组织实施。绩效自评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绩效自评工作中要性的认识,将绩效自评思想融入工作细节,争取事半功倍,强化绩效自评结果运用,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为预算管理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