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中央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资金自评报告

索引号
01525697-3/20240428-00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林业和草原局
公开目录
绩效自评报告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4-04-28

附件1

保山隆阳区中央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023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参考提纲)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项目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23年度上级安排隆阳区中央林和草原改革发展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901.27万元,到位6901.27万元,到位率100%,其中:      1       天然林停伐补助1200.64万元,      2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1100.77万元,      3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批补助2008万元,      4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延长期补助1678.58万元(2023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893.72万元,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50万元,2022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233.71万元,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50万元,2019年-2021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401.15万元,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50万元);      5       造林补助400万元,      6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229.5万元,      7       森林质量提升项目补助123.28万元,      8       森林草原防火补助33万元,      9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0万元,      10       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3.5万元,      11       林草良种培育补助80万元,      12       林草湿综合检测补助4万。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目前共支付资金3523.17万元,资金执行率51.04%。分别项目为      1       天然林停伐补助1200.64万元,支出384.79万元,资金执行率32.05%;      2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1100.77万元,支出637.16万元,资金执行率57.88%;      3       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批补助2008万元,支出2008万元,资金执行率100%;      4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延长期补助1678.58万元,支出0万元,资金执行率0%;      5       造林补助400万元,支出389.16万元,资金执行率97.29%;      6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229.5万元,支付68.78万元,资金执行率29.96%;      7       森林质量提升项目补助123.28万元,该项目经隆阳区人民政府同意,纳入隆阳区2023年统筹整合,由杨柳实施。支付0万元,资金执行率0%;      8       森林草原防火补助33万元,支付33万元,资金执行率100%;      9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0万元,支付0万元,资金执行率0%;      10       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3.5万元,支付0万元,资金执行率0%;      11       林草良种培育补助80万元,由国有林场实施,支付0万元,资金执行率0%;      12       林草湿综合检测补助4万,支付1.83万元,资金执行率45.75%。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严格按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意见的通知》(云林发〔2020〕36号)、《保山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等三部门印发〈云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实实施细则〉的通知》(云林联发〔2019〕20号、《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云财规〔2022〕16号)、《关于转发〈财政部 国家林草局关于调整林业草原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云财资环〔2022〕69号)、《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云财规〔2022〕15号)等文件规定,管理和使用2023年度中央财政林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3年上级下达隆阳区林业和草原局林改革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901.27万元,应到位6901.27万元,实际到位6901.27万元,到位率100%,兑付资金3523.17万元,资金执行率51.03%,未能达标;完成国家级森林生态效益管护面积109.48万亩,天然林停伐管护面积81.8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批补助5.02万亩,兑付补助资金2008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面积10.474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面积0.5万亩,造林补贴低效林改造1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0.9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4.5万亩,林草种培育15亩,培育乡土种育苗80万株,林草湿综合监测510个以上。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批补助5.02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面积10.474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面积0.5万亩,非国有林生态保护补偿面积114.22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4.5万亩,林草湿综合监测510个以上,均已达到标准。

(2)质量指标。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质量达标率90%,造林面积合格率不小于90%,森林火灾受害率不大于0.9‰,非国有林管护责任落实率100%,都达到预期目标

(3)时效指标。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延长期补助兑现率0%,未达指标;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当期任务完成率100%,非国有林生态保护补偿当期任务完成率不低于85%,已达标。

(4)成本指标。新一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100元/亩,新一轮退耕还草延长期补助100元/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400元/亩,非国有林生态保护补偿标准16元/亩,隆阳区按此标准执行,已达标。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2023隆阳区通过支付天然林、公益林护林员报酬1013.04万元,并兑了2019年新一轮退耕还林第三批补助2008万元,提高了当地林农的经济收入;其次通过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4.5万亩,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很好的挽回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以及森林火灾导致经济损失,总的来说,辖区内林农的经济收入都提高,达到预期目标。

(2)社会效益。全区护林爱林意识增强明显,通过森林生态效益、天然林项目的实施,聘请当地468名农民做为护林员对其进行管护,直接带动就业468人,民生状况得到逐步改善,达到预期目标。

(3)生态效益。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发挥生态效益增强,林业草原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成效明显,非国有林得到有效管护,森林、草原、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发挥明显,很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对生态修复、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人居环境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全区改善生态环境效果明显。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100%。达到预期目标。

(4)可持续影响。通过项目实施,森林、草原、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改善可持续影响明显,持续发挥生态作用显著。区域内农户收入持续稳定,农户生产生活安全有序,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效果明显,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退耕农户满意度达90%,项目涉及职工和周边群众满意度不低于85%。达到预期目标。

二、偏离绩效目标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隆阳区2023年中央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执行率51.03%,未达到资金支出达到80%的目标,主要原因是区级财政资金调度困难,部分项目资金无法支付;二是项目下达到政策的宣传、地块的落实、小班的区划调查、作业设计审批、组织施工、县级自检自查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三是2023年用新的“一卡通”进行支付农户补助,新一轮退还林、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延长期补助等都需要从新的“一卡通”系统录入、审核数据,需要社保、银行、财政、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等多家共同合作,天然林、公益林、生态护林员等一卡通信息发生变化,部分资金无法按时兑付的现象,需要来回多次核实采集涉及人员多,环节多,工作量大。

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向区政府请示汇报,多方沟通协调调度资金,确保资金到位;二是加大对项目工程施工的督促指导,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三是社保、银行、财政、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等多家单位沟通协调,共同收集、核对好农户信息,实现农户信息动态化管理,及时更新,确保资金到位后及时兑付。

三、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评价管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加以整改,以评促效,提高资金申报、管理、使用效益;2023年中央转移支付绩效评价预计在2024年4月将在门户网进行公开,逐步将绩效管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评价结果公示公开制度。

四、项目实施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项目实施经验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相关制度、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才能使经费在有限的资金中顺利进行和保证质量。强化前期工作谋划做实项目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做到工作有规划,整体有部署,落实有程序。二是强化动态监控管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项目绩效跟踪,针对新发生的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三是强化资金执行进度管理。按照年初目标,规划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按序时开展工作,确保预算执行进度稳定,工作落实有序平稳;五是管护类项目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护责任制,区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紧密配合,确保国家保护政策落实,确保林区和谐稳定;六是建立统一管护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隆阳区财政困难,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二是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随着新一轮退耕还林、历年退耕还林管理,天然林停伐81.8万亩、森林生态效益类项目109.48万亩保护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管护任务繁重、管护难度较大,以上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但由于财政困难未配套过相应的工作经费;三是基层工作力量薄弱,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停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从地块落实、土地丈量、面积公示、合同签订、造林、检查验收、公示到资金兑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区林业和草原局乡镇林业站技术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县乡两级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大部分被抽调参加中心工作,近些年来,专业队伍不仅没有得到加强,甚至被弱化,影响了各项林业工作的开展;四是是乡、村两级对天然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是部分护林员文化程度偏低,无法书写巡山记录,也不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相机等电子设备。

(三)建议及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沟通,统筹调度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二是建议各级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三是建立受益者合理负担的直接补偿机制,可以从依托森林资源开展旅游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林草资原保护;四是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把林业和草原的建设管理纳入政府年度社会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五是加强培训,让林业了职工更好的熟悉林草法律法规、以及项目管理方法和财经法规,让做项目的懂得一定的财务知识,做财务的也知道一定的项目管理;六是开拓创新,找到生态效益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转化模式,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五、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附:隆阳区2023年林业草原改革发展资金绩效目标表


隆阳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