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真峰村:“村事夜办”为民解困“不打烊”
- 索引号
- 01525767-7/20240603-00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06-03
“平时因常年在外务工,无法帮助家里年迈的父亲进行养老认证,又因父亲常年患病卧床无法自己到村委会进行认证,村“两委”干部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我并跟我讲清楚村委会的情况,白天因需要认证的农户太多而无法抽出时间上门认证,他们只能到晚上空闲的时候才能到我家里给我父亲进行认证,我欣然同意,同时也很感谢村委会有这项服务。”真峰村小新寨组杨春亮说。
农忙季,村民白天要下地干活,反映民生问题多集中在夜间时段,经常出现“问路无门”的现象,这难免给群众在生活上造成困扰。今年以来,真峰村创新改革工作方式方法,推行“村事夜办”服务模式,主动填补民生服务的“空窗期”,破解群众因白天上班或务农无时间办理民生业务的问题,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做到为民服务“不打烊”,排忧解难“不间断”。
真峰村小木桥组村民张从尧今年78岁了,50岁的小儿子天生智力障碍。“身为一名地道的农民,儿子的事是我这一辈子的痛,随着年龄增加想为儿子留出后路的想法越加强烈,但是我不认识专业的医院和医生,无法对儿子的病情进行分析评估和做出判断,村委会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帮忙联系了当地最好的精神疾病医院,并同医生说明了儿子的详细情况,经多方协调,医院同意派遣医生入户诊断,村委会工作人员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晚上抽出时间到家里给我们反馈这一消息,最终儿子被送入医院进行治疗,直接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心病,我跟老伴真的很感谢村委会。”张从尧激动的说。
真峰村以党组织为主心骨,以便民服务站为主阵地,坚持干部带头,以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组成“流动便民服务队”,主要服务于每天下班后的18时至22时,第一时间响应民生需求,在村民有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切实深入基层帮助村民解决急难愁盼的各项问题。自今年初成立“流动便民服务队”以来,累计解决上门服务群众问题20个,调解纠纷2起,帮助看护留守老人、特困人群、辅导留守儿童、困境儿童41人次。真峰村“流动便民服务队”的成立,让干部不仅在服务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增进了干群关系,同时群众在互助中促进了邻里和谐。
真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杨惠莲表示,下一步,真峰村将统筹整合3名驻村工作队员、7名村“两委”干部、8名村民小组长,组建“111”服务队伍,即1名驻村工作队员、1名村“两委”干部和1名村民小组长,同时依托真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吸纳返乡大学生、热心群众作为志愿者,在每天下午18时至次日8时,轮流在夜间坐班“听诊”,配备值班安排表、服务记录本,明确服务事项清单,专门协调解决民生业务办理、农村邻里矛盾纠纷、留守儿童教育、老人管护、停水停电等问题,做到民生服务“不断档”,持续营造村民们互帮互助、积极向上、一心向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