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瓦窑:暖心援助 凝聚抗震救灾全民合力
- 索引号
- 01525771-4/20230511-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5-11
5月2日,隆阳区瓦窑镇发生5.2级地震,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大理、昌宁、施甸等周边县市区各级单位立即组织人员奔赴受灾地区参与抢险救援工作。而社会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这个西南边陲小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各地的支援力量陆续来到瓦窑辖区内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算上周边受灾群众,每日近千人的饭食供应成了大问题。瓦窑社区的妇女同志们在知道急需做饭师傅后主动报名,组成了7个人的“爱心后厨”小队。几日来,她们每天起早贪黑、不喊苦累,娴熟重复着洗碗、淘米、切肉、炒菜、打饭的动作,做到了“一天两顿、顿顿有肉、餐餐吃饱”,牢牢稳住了抗灾抢险“大后方”。“知道政府这边需要帮忙做饭我们就来了。这几天确实有点累,从早饭开始要一直忙到傍晚。但是能为家乡做点事情,心里确实高兴。”瓦窑社区高玉珍大姐这样说道。像这样的“爱心后厨”小队不在少数,在集中安置点都有她们的身影。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瓦窑大学生包子铺老板一大清早就将自己做好的十几笼包子拉到政府大院,免费发给参与抢险救灾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老板说:“大家熬了一夜,为群众做好事,都很辛苦。我也帮不上多少忙,想着早上给大家做几笼包子。”通宵奋战后,大家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包子,疲惫感一扫而空。
“快点,把这车货物搬进去”“这顶帐篷赶紧搭起来”······无论是在受灾一线,还是在安置营地,镇干部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日夜奋战、不惧辛苦,用实际行动推动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艰苦务实、踏实肯干的良好形象。
5月7日一早,67岁的杨秀何便带着女儿、女婿一家从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来到了瓦窑镇政府大院。略有紧张的杨大姐在看到我们后便跑了过来,把手中的几箱方便面递到我们面前。她说:“这次地震瓦窑许多户人家都受到了影响。我从漕涧过来看到破裂的砖墙和掉落的瓦片,心里面很难过。想着能够尽一份自己的力去帮助大家。”临走时,杨大姐还对工作人员说:“这是天灾。过去就过去了。瓦窑人民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在党的领导下,重新振作起来,团结一致,共渡难关。”杨大姐积极向上的心态深深感染了我们,她真挚的鼓励久久萦绕在耳畔。
瓦窑社区大田组68岁的老党员杨庆成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在得知此次地震造成部分进村路段被泥土落石、断墙残垣掩埋后,他主动拿起了扫把、锄头,对堵塞路段进行清理。
5月9日早晨,工作人员在进村路上又见到了杨大哥正在清扫路面。经过交谈得知,他凌晨3点便戴着头灯出门了,一直在对路面上的障碍物进行清理。杨庆成表示,“确保道路通畅,救援人员和物资才能及时抵达。现在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还是可以干的。我相信,灾害总会过去,只要大家有信心、有行动,春天必将到来。”
除了前来支援的志愿者外,各州市的40余家单位、企业和个人还积极捐赠矿泉水、大米、食用油等必需物资,为解决受灾群众的吃住问题贡献了力量。据统计,截至5月8日,共接收43家单位(企业)和个人捐赠床113张、被褥113床、帐篷5顶、垃圾桶200个、方便面870件、牛奶1237件、矿泉水3067件、消毒液11箱、含氯消毒片5箱、消毒片5桶、免洗手消毒2箱、猪肉325公斤、菜籽油1725升、大米9900公斤,等等。这些物资将全部用于瓦窑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