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世间最美的一道风景
- 索引号
- 01525771-4-/2022-0318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2-03-18
新绿:世间最美的一道风景
绿是大地的底色,绿是世间最寻常的一抹风景。在漫山遍野中,人们对那一片片绿往往视而不见抑或见而不奇。可是,如果你知道那一片片新绿源自哪里,此刻,你定会无端心生敬畏,格外珍视。
春天,正是草木萌发、万物竞妍的时刻。那新植于大地的绿正在抽枝发芽,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是啊!此前不久,这里原是一处老宅。依稀那里的屋顶似乎还冒着缕缕炊烟,院子似乎还堆满了金色的包谷,屋梁上似乎还悬挂着一个个醇香的火腿,圈舍里似乎还有只只土鸡、肥猪、壮牛在欢娱……然而自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的战鼓擂响以来,根据“一户一宅”的规定,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农户必须要拆除旧房,以腾退土地复垦复绿。
纵然万分不舍,可是朴实的山民们还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接到旧房拆除告知书后,全家人便陆陆续续收拾好所有的家什,装袋、打捆……一辆辆载满家什的拖拉机在蜿蜒的山路上驶向新的住所,这条一度孤寂的山间小路却也因此格外繁忙。既然大家同为搬迁户,那就不妨相约起来,今天到你家拆,明天到他家拆,以这种换工的方式来延续最后的邻里情、乡土情。人们小心翼翼地爬上房顶,先是揭下瓦片,继而下料子,最后拆墙。在劳作时,一提起老房子的故事便滔滔不绝。此刻,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岁月里。一阵阵叹息声不时从由灰尘腾起的烟雾中传来:哎,那个时候,日子苦啊!难啊!不像现在政策那么好……。两三日,一间间立于山坳间的老房笑着倒下了,它们结束了最后的行程。的确如此,世代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深受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落后、致富无门的困扰,然而凭一己之力却始终无法走出大山。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走出大山的愿景便在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中实现了。是啊!这方无法承载山民们生产生活的瘠薄土地彻底结束了他肩负的使命。此后,他将穿上绿装,还大地一片绿,还世间一份清凉。而久困于穷、久困于难的人们也将到更适宜居住、更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重新开启美好的新生活。但易地搬迁毕竟是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颠覆,人们担心到了新的安置点又将期遇新的烦恼,诸如:邻里不熟、暂时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但这样的担心会在现实中一点点被击破。因为人不但能适应环境,更能改造环境。试想,2000多年前,隆阳不也是达官显贵的流放之所吗?而今,经过生生不息的创造,不也造就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滇西文献名邦的辉煌文明吗?
在人们新生活的背后,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新生活的摆渡者——干部。人间万事出艰辛。易地扶贫搬迁是一场长达数年的持久战。从动员农户搬迁,到搬迁点上建起幢幢新房,再到旧房拆除及复垦复绿,哪一家哪一户的门不被入户干部敲过数百遍?基层终究是落实政策的一线。在万千灯火中,各家各户却有自己独特的情况,挂户干部不是想尽办法解其难、帮其困,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当搬迁户住进了新房,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多元的增收方式、便利的上学就医环境,顿有搬出大山天地阔的隔世之感。有的群众情不自禁地拉着干部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啦!辛苦啦!何所谓苦,何所谓甜?干部的苦只要能换来百姓的甜便是真谛的所在!
当我再抬头看看那一株株在朝阳中迎风吐翠的绿。显然,那一株株绿已包含太多太多的内涵,承载太多太多的期冀。难道不是群众对告别旧日子,走向美好幸福新生活的一个开始和期望吗?难道不是政府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最有力的行动和捍卫吗?我再低头看看脚下的这方厚土,一个念想顿时袭上心头:党的好政策不正是厚植那株绿生生不息的土壤吗?干部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不正是滋养那株绿的特殊养分吗?
哦,山间那株株让人珍视的绿,让人敬畏的绿,竟成了世间最美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