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马乡2025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
- 索引号
- 01525774-9/20250304-00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马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应急预案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5-03-04
瓦马乡2025年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保山市地质灾害管理办法》及《保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规定,为切实做好我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瓦马乡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机构,应急机构成员如下:
组 长:左耀波 党委书记
沈松涛 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马晓雷 党委委员、副乡长
成 员:段有文 党委委员、政法委员、人大主席
段正仁 党委副书记
张宸睿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
李皓天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鲁云龙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徐红艳 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徐从新 副乡长
杨常行 副乡长
杨晓磊 副乡长、派出所所长
张 玉 副乡长(挂职)
左 亮 司法所所长
彭新灿 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
李 毅 基层党建办公室主任
李逸鸿 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
桑 磊 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李位鹏 平安法治办公室主任
李相张 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杨洪斌 自然资源所负责人
赵玉康 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
线家啟 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
吴 勇 瓦马卫生院院长
瞿 超 汶上卫生院院长
赵杨城 瓦马中心学校校长
朱庆道 瓦马中学校长
杨从伟 汶上中学校长
刘志城 瓦马供电所所长
朱珈弘 汶上供电所所长
钟永杰 瓦马移动负责人
苗忠杰 瓦马电信负责人
21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地灾防治应急机构下设办公室在瓦马自然资源所,由马晓雷兼任办公室主任,杨洪斌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
二、2024年瓦马乡地质灾害情况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24年全年降雨量比往年偏多,辖区内地质灾害不同程度出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隐患现象,乡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巡查、排查,发现险情紧急撤离避让,避免了农户的财产损失。2024年全乡无特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和人为的地质灾害事故发生。
(二)地质灾害基本特点
2024年地质灾害发生主要具有有效特点:瓦马乡孙足河流域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灾情发生较为频繁,面山片地质灾害隐患点灾情发生较少。
三、2025年全乡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预测依据
1.地质灾害背景条件。瓦马乡位于保山西北部,境内有香柏场雪山、冲江河等大型山脉河流,雨水分布极为不均,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地形地貌复杂,属立体气候地区,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降雨情况预测分析。根据保山市气象部门2025年汛期天气气候趋势预测:2025年我乡大部地区降水总量为正常,雨季开始期接近常年,主汛期降水为正常略偏多,秋季降水正常至偏少。1~4月全乡大部村正常略偏少,主汛期6~8月全乡大部村为正常略偏多,9~11月全乡大部村正常略偏少,全乡大部村雨季在10月中旬前后结束,雨季结束期接近常年。
3.地震。近年来瓦马乡虽然未发生强烈地震,但依然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地震常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和塌陷等次生灾害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4.人为工程建设活动。随着我乡深入推进乡村公路建设、地质灾害集中避险安置项目、非煤矿山开采及其他工程项目建设,对地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陡边坡及废弃土石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其他人为地质灾害的概率随之增大。
5.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瓦马乡人民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瓦马乡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监测预警、综合防治与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提升各村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治和避险、避让能力。
(二)预测结果
1.2025年地质灾害活动水平。以瓦马乡地质灾害环境特征和现有的地质灾害隐患时空分布、发育特征、形成机理、活动趋势为分析重点,对比历史资料,预测2025年汛期全乡地质灾害频率及危害程度较比往年总体属正常年份。
2.2025年地质灾害易高发时期。全乡地质灾害易高发期为5—10月份。违法、违规工程建设和生产诱发人为地质灾害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四、全乡地质灾害点防范区
(一)重点防范地质灾害点
截至2025年3月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34个(特大型0个、大型1个、中型9个、小型24个),分别为瓦马社区干田小组、街子组;河东村大石房小组(王家寨)、河东一、二组(雷打石洼子)、沙子地小组;掌上村掌上小组、坪子田小组、河边小组;黑岩洼村朝阳山小组、马蹄洼小组;小河村禾木树小组、小河小组、岩头小组、柳树山小组;小水井村称果一、二组、石桥洼小组、小水井小组、大窝铺小组;汶上社区沙地小组、马鹿塘小组、大元一组、桥头二、三组;下拉堡村二组;新民村一(小河边)、二组、龙井小组、小花山小组;下里濯村一、二组;上里濯村五组;山心村中岭岗;安邦村白沙沟组、下安邦组、大磨房组;岩脚村瓦岗组。威胁对象涉及14个村40个村民小组,679户4249人,财产24160万元,安排监测点34个,监测人员57人。
(二)重点防范的矿山地质灾害
瓦马乡范围内非煤矿山临时开采点。
(三)重点防范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
瓦马乡范围内所有实施的公路建设段。
(四)重点防范的学校地质灾害
汶上中学、瓦马幼儿园。
(五)重点防范村
预测2025年全乡受灾害威胁较大的村为:安邦、小河、掌上、黑岩洼、小水井、河东、瓦马、汶上、新民。
(六)重点防范期
全乡地质灾害的发生受降雨影响十分明显,汛期当降雨时间较长或单点性暴雨时,各类地质灾害将明显增多,并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滞后性。因此,全乡地质灾害防治以主汛期(5月—10月)作为重点防范期。乡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及早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利用气象信息科学防御地质灾害,确保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措施建议
(一)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灾害链长等特点,防范难度大。近年来气候异常,受极端气象、地震、工程建设加剧等因素影响,全乡地质灾害连续两年发生,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乡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各村不可掉以轻心,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防灾措施,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群防群治”的原则,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
(三)全面推进瓦马乡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健全
各相关部门、村要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做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应急“四大体系”建设工作。
自然资源所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职能,全面做好地质灾害调查、隐患点排查和治理等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和防治工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生产矿山的采矿区监管工作;水管站要密切观测水文水情,加强对水库(坝、渠)等水利实施的监测,及时发现险情,采取应对措施;学校要向中、小学生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及治理工作;宣传部门要增加播放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时间和频率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地质灾害信息,做好防范工作;民政、财政、卫生、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全力协同配合支持,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领导不在岗、不到位、预防不当、抢险不及时造成不良后果和重大损失的,要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为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立瓦马乡地质灾害防治小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协调工作。重点做好动态巡查,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工作。一是坚持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动态监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二是做好汛期值班和信息报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报送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三是加强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明确受威胁群众撤离信号、线路、应急避灾场所;四是做好应急处置,重点突出主动避灾。遇有灾情、险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高效科学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五)认真做好人为因素引发的防范工作
各村、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人为因素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一是坚持工程建设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建设程序,认真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险情评估制度,切实做到地质灾害治理的设计、施工、验收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建设单位加强对交通干线、水利、供电等重要基础设施周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预警,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主动避让,切实保证相关人员和工程安全;三是认真做好低丘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过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
各村要科学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计划,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发放宣传画册,以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手机短信、微信等多样方式,进行加强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和临灾避让基本常识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防范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作用,建立与媒体的沟通协调,良性互动工作机制,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序、及时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