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务要闻 >> 正文
一碗水村:“一二三”法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日期:2020-11-21 08:58:40  浏览:  字体:   作者:  来源:保山日报网  打印正文

一碗水村隶属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距城区44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262户1090人,由汉族、白族、彝族、傈僳族组成,曾是贫困发生率高达48.6%的省级贫困村。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的目标,结合村组实际,总结出“一二三”法,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村呈现出一派“家富、村美、人和”的新景象。

铆足敢闯敢拼之劲,抓紧“党建+扶贫”这一条主线,以勇于担当的精神畅通“快车道”。始终瞄准任务,把党建、扶贫、人居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充分发动党员,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在工作靶向上进行了再聚焦,确定了“紧盯未脱贫户打好歼灭战、紧盯脱贫监测户打好阻击战、紧盯边缘易致贫户打好防卫战、紧盯老少病残孤等困难群体打好兜底战”的四个大战役,指明责任人,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坚决防止“师傅多了房子歪”多头指导或者推诿扯皮的现象。驻村工作队员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社会各方能力作用,三年协调筹款143万助脱贫。村里群策群力硬化了近14公里组内道路,修复并建设了4.5km苍山灌溉沟渠,使农业灌溉用水覆盖了2000多亩;完成了107户四类对象和10户非四类对象危房改造工程;完成了饮水安全入户工程;争取了39.52万元能繁母牛养殖补助发展合作社;完成了1个标准化卫生室建设,2个村民活动场所建设,设置了体育健身器材,架设了25盏路灯等项目。

狠下苦干实干之功,签订两个责任书,以不忘初心的状态开好“慢火车”。始终紧扣责任,充分调动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与村小组长签订脱贫军令状,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卫生责任书,广泛深入地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增强责任意识,教育引导村民自觉主动维护村落环境,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其真正全程参与到项目实施中,营造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良好发展氛围。同时,通过执行周例会制度、开展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专题”党日活动以及执行选举制度,树立党员榜样、宣传引导,加强了广大群众的归属感,做到笼人笼心,让大家把一碗水村“当家”;采用“四议两公开”的形式,制定村规民约和垃圾清运制度,充分利用广播定时播放,设立“人居环境提升标兵”,做到了自治善治,让大家把一碗水村“端平”;组织村干部主动带头搞绿化,开展文化活动,搞好村风文明,提倡厚养薄葬,让大家把一碗水村“擦亮”,成功打造成市级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

笃定胜利决战之志,做好遍访、分析、发展三大工作,以用心用情的作风架起“连心桥”。始终聚焦短板,提升群众满意度。首先,深入遍访,做到明明白白地干。真正掌握群众实际情况,收集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问题,做到了“肚子里面怀着村地图—清清楚楚”。再者,仔细分析,勤勤恳恳地干。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扶贫地制定出脱贫致富计划和措施,做到“鼻梁上架望远镜—眼光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