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隆阳区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牛油果产业。通过实施科学管护、全链条物流和市场精准对接,让小小的牛油果成为各族群众家门口的“致富果”,在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画卷上写下生动注脚。
在芒宽乡的牛油果种植基地里,连片的果树郁郁葱葱,拳头大的果实缀满枝头。傈僳族大姐阿春梅和工友们穿梭林间,熟练地采摘、背运、装车,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
村民 阿春梅
一筐有40斤左右,一天一个人能摘60多筐,工资100元一天,一个月收入2500到2600元。一年四季有活干,采果了以后修枝、打药、施肥。
因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阿春梅,2024年来到牛油果基地打工,一年务工收入有2.5万元,既照顾了家庭,又实现了稳定增收,日子一天比一天踏实。据悉,在牛油果基地里,像她这样的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占比约80%,傈僳族、彝族、傣族等各族群众在这里携手劳作。
云南沃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刘本楚
我们公司自2017年落户芒宽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5000万元,目前建设了标准化种植基地和现代化加工工厂。公司实行固定岗位和临时用工相结合的机制,每天用工平均50人次,农忙季节超200人次,大多数为芒宽本地各族群众,2024年累计发放工资超200万元。
芒宽乡凭借独特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持续推动产业发展与就业深度融合,构建起集种植、管护、加工、冷链、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民族团结与共同富裕并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芒宽乡沃土农业果品分拣中心内,现代化智能设备正在高速运转,对牛油果进行清洗、精准分级,整个流程高效便捷。傣族大叔俸自明正带领工人们,迅速将传动带上分拣下来的牛油果进行归类、打包。一件件封装完毕的牛油果整齐地码放在保鲜库内,静待着发往全国各地。
牛油果加工车间工人领班 俸自明
现在每天处理24至25吨鲜果,过几天可以达到30多吨,一天卖出4到5车。
2025年,芒宽乡牛油果种植面积达4900亩,产量预计超1600吨,产值有望突破4000万元,将有效带动全乡280余户农户,增收350万元。从枝头到舌尖,全链条高效衔接的背后是科技支撑与产业发展的现代化升级,更是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坚实保障。科技赋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水肥一体化技术、植保无人机、智能分选设备的应用,让牛油果种植更精准高效。这条“绿果富民”之路,既承载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着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



